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标签:
苏东坡名妓王朝云书法史历史轶闻墨迹书法书法艺术书法作品书论中 |
分类: 趣闻时政楹联诗词 |
历史评说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醉翁操>》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柯亭词论》
胡仔:“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笤溪渔隐丛话》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王朝云英年早逝,苏东坡悲伤至极,他在《惠州荐朝云疏》中痛苦地写道:
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
侍妾,侍奉丈夫的小妻。男子在正妻之外所娶的女子,称为妾。《左传·僖公十七年》:“女为人妾。”杜预《注》:“不聘曰妾。”
苏东坡高尚的人格、菩萨般的心肠,让王朝云感动不已。王朝云曾见过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拯救由于饥荒被遗弃的孩子,而今又看到了身处逆境的苏东坡心胸依然是如此的坦荡。她从内心深处对苏东坡产生了无穷的敬意,决意一生侍候好这位心地善良的蒙难之人……
王朝云对苏东坡无微不至的体贴关怀,苏东坡自然心领神会,眼看着婷婷玉立、日渐成熟的王朝云,他也生出了爱慕之情…… 就在苏东坡人生旅途最为艰难的时期,征得王闰之的同意,他将18岁的王朝云正式接纳为侍妾。
虽然两个人的年龄相差27岁,但爱情无有年龄的分界。火热的激情,将一对才子佳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一个学富五车,一个敏而好义;一个心怀坦荡,一个柔情似水……
由于古人纳妾不需订婚、迎娶,故苏东坡未将此事大加张扬。虽然如此,他在给鄂州太守朱寿昌的书信中,还是委婉地道出了此事。信中说:“所问菱翠,至今虚位。云乃权发遣耳,何足挂齿牙!呵呵。”菱翠,王闰之的另一位侍儿;“至今虚位”,即到今天还未有名分。云即指朝云;“乃权发遣耳”,即表示已将她正式纳为侍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