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2010-04-18 11:53:33)
标签:

苏东坡

名妓

王朝云

书法史

历史轶闻

墨迹

书法

书法艺术

书法作品

书论

分类: 趣闻时政楹联诗词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小楷《金刚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尺牍


历史评说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醉翁操>》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柯亭词论》
  胡仔:“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笤溪渔隐丛话》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在苏东坡的一生中,有几位红颜与他生死相交:久恋未忘的堂妹二娘;灵犀相通的原配王弗;贤淑端庄的续弦闰之;暮雨倍思的爱妾朝云。在这几个人中,无疑只有朝云才是苏轼灵魂的真正伴侣。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今杭州)人,嘉佑八年(1063)出生。因家境贫寒,未曾读书识字。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四十岁了。王朝云天性聪敏,善解人意,打从她进入苏门,便觉得苏东坡虽然学富五车,但和蔼可亲。基于此,王朝云对苏东坡的照料特别细心。当时的苏东坡对王朝云的爱护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她读书识字,教她弹琴吟诗。打从王朝云进入苏家,苏东坡的心情比起以往似乎舒畅了许多。
    北宋绍圣三年(1096)七月五日,与苏东坡相依为命的王朝云在惠州病逝,享年34岁。八月初三,年过花甲的苏东坡依照王朝云生前所嘱,将她葬于栖禅寺松林中东南,与大圣塔相对。因王朝云临终口念《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气绝,寺僧建亭于墓前,榜曰“六如亭”。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王朝云英年早逝,苏东坡悲伤至极,他在《惠州荐朝云疏》中痛苦地写道:
  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
  侍妾,侍奉丈夫的小妻。男子在正妻之外所娶的女子,称为妾。《左传·僖公十七年》:“女为人妾。”杜预《注》:“不聘曰妾。”
    王朝云为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作为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再未婚娶。
    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得罪了当朝权贵,几度遭贬。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在苏东坡的身上,身为湖州太守的苏东坡以“谤讪朝廷,无人臣之节”的罪名谪居黄州。这期间,苏东坡在黄州做了一件令黄州人永远难以忘怀的事情,那就是拯救鄂黄溺婴。虽然苏东坡头顶着“罪臣”的恶名,但他仍以个人名义与鄂州太守朱寿昌去信,恳请他出面革除此种陋习,并在黄州自发地组织一个拯救溺婴的小组。在自己生活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他率先拿出一千钱,帮助那些即将生养小儿的穷困人家。自以为一年救得百十个小儿,亦是谪居黄州的一大乐事。

  苏东坡高尚的人格、菩萨般的心肠,让王朝云感动不已。王朝云曾见过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拯救由于饥荒被遗弃的孩子,而今又看到了身处逆境的苏东坡心胸依然是如此的坦荡。她从内心深处对苏东坡产生了无穷的敬意,决意一生侍候好这位心地善良的蒙难之人……

  王朝云对苏东坡无微不至的体贴关怀,苏东坡自然心领神会,眼看着婷婷玉立、日渐成熟的王朝云,他也生出了爱慕之情…… 就在苏东坡人生旅途最为艰难的时期,征得王闰之的同意,他将18岁的王朝云正式接纳为侍妾。

  虽然两个人的年龄相差27岁,但爱情无有年龄的分界。火热的激情,将一对才子佳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一个学富五车,一个敏而好义;一个心怀坦荡,一个柔情似水……

  由于古人纳妾不需订婚、迎娶,故苏东坡未将此事大加张扬。虽然如此,他在给鄂州太守朱寿昌的书信中,还是委婉地道出了此事。信中说:“所问菱翠,至今虚位。云乃权发遣耳,何足挂齿牙!呵呵。”菱翠,王闰之的另一位侍儿;“至今虚位”,即到今天还未有名分。云即指朝云;“乃权发遣耳”,即表示已将她正式纳为侍妾了!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贫。元丰六年,王朝云为苏东坡生下了一子,取名遂礼。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苏东坡又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纵使相逢应不识,坐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干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两年之后,苏东坡再度被贬任杭州知府。杭州百姓非常爱戴他。此后苏东坡又先后出任颖州和扬州知府。宋哲宗用章敦为宰相,政见不同的苏东坡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这时他巳经年近花甲了。身边姬妾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追随。苏东坡感叹作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身体虚弱,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在惠州有一则关于朝云的古老传说,甚是动人。朝云仙逝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人们经常会见到一个身穿长裙、手抱琵琶的美丽女子在墓地松林下踯躅徘徊,时而翩翩起舞,时而用纤纤十指弹奏琵琶,那萧瑟凄婉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令人听之肝肠寸断、暗自凄然。因此,人们又把朝云墓叫做还魂地,六如亭又名还魂亭。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与名妓王朝云的“灵魂之约”
    苏东坡书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