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祝允明草书《赤壁赋》

标签:
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墨迹书法史书法艺术书法作品书法家书法文化 |
分类: 有明一代书法 |
释文: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
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糜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
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
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
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
月白风清,
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
举网得鱼,
巨口细鳞,
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
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
履巉岩,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
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
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
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
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
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
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
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
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祝允明父为徐有贞女婿,自己又是李应祯之婿,祖父祝颢为进士,曾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受到多方面的熏染。《明史·文苑传》称其“能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晚年,临写《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而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嘉靖末的书法家王樨登说:“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十数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钩环戈磔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矩绳约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人称:“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认为:“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
代表作有《草书贾至大明宫早朝诗轴》,《箜篌引(即草书曹植诗手卷)》和《赤壁赋》等,流利洒脱,奔放不羁。《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