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悉地82︱折叠漫步:中国版画博物馆

(2015-04-13 10:05:34)
标签:

文化建筑

中国版画

场所关系

结构体验

朱雄毅

分类: 文化建筑专栏
http://s8/mw690/001NWo3igy6RsqQbXw3d7&690
最近一年来,CCDI有两座国际级的文化建筑建成,如果说南山文体中心代表在高速发展的都市内核重塑市民活力,那么,远在深圳北郊的中国版画博物馆则展现出一种边缘的思辨。
http://s16/mw690/001NWo3igy6RsqJJssvff&690
02 黄昏为建筑蒙上一层朦胧的质感
http://s15/mw690/001NWo3igy6RsqKKmDk8e&690
03 建筑与自然景观以及杂乱环境的对话关系

我们驾车从深圳市区一路向北,在起伏的山林之间,陈旧的村落之旁,一座硬朗的建筑横卧在山体和街道之间,新建筑与周边历史环境所形成戏剧对比,成为版画博物馆特有的第一印象。

这种略显强势的印象随着身体与建筑的步步接近而逐渐消解:结合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建筑体量的折叠架空展现出应有的低调和谦和,我们拾级而上,山体、绿林、旧村,随着建筑镜面的反射和身体的移动中而不断变换景致。在我们的不远处,漫步的老人和嬉戏的孩童,填补了建筑师处心积虑的公共边界;在台阶上席地而坐的游客,与不时可见的艺术工作者,成为时光轴之中的另一道风景。这条隐约轴线的端点,百年的碉楼仿佛在为我们述说沧桑的故事。

博物馆位于二层的展区前厅非常朴素,几乎没有刻意的装饰。转角台阶之后,经过一个低矮的顶棚,便是豁然开朗的国内版画主展厅。在倾斜的坡屋面与抬起的天窗之间,光线柔和而均匀地漫射在展厅的各个角落,将参观者的身心浸润其中。在位于三层的国际展厅,钢结构斜撑被戏剧性地置于展厅中央,成为空间记忆的一个媒介。不论是二层还是三层展厅,版画展品的布局都显得尽可能轻松和松散,因为空间本身也成为了展品。

http://s2/mw690/001NWo3igy6RsrpqHAZ81&690
观澜版画村现貌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从来自观澜的陈烟桥与鲁迅先生曾经一起策动的新兴木刻运动,促使版画成为唤醒民众与腐朽社会作斗争的最佳艺术形式,然而文革之后的中国版画发展却陷入了低谷,不免令人叹息。如何重新找到版画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成为深圳这座南方都市的文化契机。作为一门艺术、一个时代、一片产业的某种象征,深圳与版画,彼此有着暗合的机缘。位于深圳城市北郊的观澜版画原创基地,在原深圳客家村落大水田村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这里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中国第一代版画大师陈烟桥的故乡。占地30万平方米的版画村,将现代版画工坊与和客家古村落融合,以一种自发而完善的市场化机制进行运作。大水田村依山傍水,水塘、古井、碉楼构建成独特的客家风情,成为都市繁华之外隐藏的一块净土。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名家名作,亦可亲身体验版画制作的过程

       随着版画展览、交易、传播活动日益活跃,观澜版画村现有建筑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建造一座以版画为主题全新的文化设施,成为一个必然的寄望。2009年初,深圳市以“观澜版画基地美术馆及交流中心”的名义进行了开放式的国际邀请竞赛。在获得专家评委第一名之后,我和同事们经过长达五年的设计调整和建设周期在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版画学会的努力下,这座建筑最终以“中国版画博物馆”的名份落成开放。


http://s9/mw690/001NWo3igy6RsqOJDmM18&690
07 新与旧的强烈对话
http://s6/mw690/001NWo3igy6RsqSB8MZ75&690
13 室外台阶形成休闲纳凉的公共场所
http://s15/mw690/001NWo3igy6RsqM1Aqa1e&690
04 室外坡道与内部庭院
http://s13/mw690/001NWo3igy6RsqNmnU08c&690
06 建筑的入口恰是古村落轴线的延伸
http://s8/mw690/001NWo3igy6RsqTRwpxb7&690
14 大面积的镜面为室内外空间的交叠赋予了戏剧性
http://s5/mw690/001NWo3igy6RsqPz5Lme4&690

http://s1/mw690/001NWo3igy6RsqVGvCM60&690
从场所关系上看,设计方案包含了两条重要的轴线:其一是由现有村落(一条客家古街和一组旧厂房)向内延伸,形成一条贯穿基地南北的“时光轴”,以示历史文脉的留存,旧建筑前的月牙形水塘正代表了客家文化的特征;其二是与基地上两座山丘制高点连线垂直的“景观轴”,遥望高尔夫球场。美术馆主体被抬高架设于两个山丘之间,美术馆形体折起,形成虚空的体量,让出时光轴,使之延续和山体相连。建筑主体的折起,为南方气候下的场所提供一个有阴影的覆盖,与“时光轴”垂直相交,成为一个汇集展览、工坊、咖啡厅等多种功能活动的、多元的公共开放空间。主入口广场选择靠近古碉楼与水塘的地方,成为旧建筑与新建筑戏剧性碰撞的交点。

建筑的公共空间设有展厅、画廊、艺术书吧、手艺工作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多种功能;北部的工作区域则设有办公室、学术交流部、展览部、典藏研究部、公共教育推广部等部门。相应的交通流线也比较复杂。展厅虽设有电梯,但我们更提倡以内部慢行交通组织作为体验这座建筑的最佳方式,折叠的体量下,存在几条不经意的漫游流线,印证着这座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历史新旧关系。除了多种参观路径外,建筑师为科研办公人员设置了从东北侧二层进入的专属流线;为版画展品设置了从地下车库通过货梯抵达各层展厅的专属流线;位于东南侧的文化服务空间,可以作为重大节事的主入口。

尽管不同的流线相对独立,但视线却彼此渗透,建筑师特别设计了一条公众流线,提供给不去参观美术馆的游客。人们在大厅漫步后,通过中央坡道与楼梯可直达屋顶花园,欣赏观澜高尔夫景观和周边的自然风光。建筑的室外架空层采用不锈钢吊顶,不规则的反射使得此地的空间领域拉开与南侧碉楼,北侧自然山体的差异,强化场所的存在感。镜面的效果也将庭院和周边景观聚集在公共空间之上,伴随行人在台阶和连廊的步行之中,呈现丰富的变化。


http://s14/mw690/001NWo3igy6RsqUmcVL3d&690
15 结构的枝杈延续了建筑的基本概念
http://s5/mw690/001NWo3igy6RsqRKh6ce4&690

http://s7/mw690/001NWo3igy6RsqVdpIi86&690
16 从三层看入口与展厅的空间关系
http://s12/mw690/001NWo3igy6RsqQZKk32b&690

http://s6/mw690/001NWo3igy6RsqX259P55&690

http://s15/mw690/001NWo3igy6RsqXbfau5e&690
25 建筑结构研究模型
http://s1/mw690/001NWo3igy6RsqY12hO50&690

http://s5/mw690/001NWo3igy6RsqIA7c0e4&690
31 南立面图
http://s9/mw690/001NWo3igy6RsqYgfbO98&690
32 北立面图

 

项目信息/Credits:

Project Name项目名称:中国版画博物馆

Project Location 项目地址:广东省深圳市观澜湖地区

Main Functions主要功能:美术馆、博物馆、交易中心、研究和教学

Design设计单位:悉地国际(CCDI Group

Design / Completion 设计/竣工时间:2009-2014

Gross floor area总建筑面积:18680平方米

Building Height 最大建筑高度:23

Design Architect主创建筑师:朱雄毅、凌鹏志

Architect Team-members项目建筑师:罗俊松、黄虹、程昀、程平、陈莉

Structural Engineer结构工程师:黄用军,彭肇才,李少成

MEP Engineer 机电工程师:张韬,许岸程,韩巍

Photography 建筑摄影:方健

Article 建筑评论:艾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