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韩国春季祭孔大典(图片)

标签:
祭孔大典春祭成均馆大成殿八佾舞首尔韩国 |
分类: 亚洲印象 |
这次到韩国访问,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参加5月11日在成均馆大成殿举行的春季祭孔大典。成均馆又称国子监,是中韩古代社会的最高学府和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韩国成均馆不仅建筑保存完好,也保存了一套完整的祭孔仪式,文革后曲阜孔庙开始恢复祭孔仪式时,就是到成均馆来观摩学习的。
韩国成均馆祭孔分为春祭和秋祭,祭祀仪式有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分献礼、饮福礼、一般焚香等九个程序,祭祀的儒家人物包括孔子、颜子、子思子、曾子、孟子等五圣,冉耕、宰予、冉求、仲由等孔门十哲,二程、朱熹等宋朝六贤,郑梦周、宋时烈、李退溪、李栗谷等韩国十八贤。
在韩国,无论是典礼、恭贺还是葬礼,送的都是这样的“花圈”。不同的是,如果是典礼或恭贺,“花圈”要用颜色鲜艳的花朵扎在一起;如果是葬礼,则只能用单一的颜色白色。参加完祭孔大典后,晚上与成均馆大学儒学研究所的朋友们聚会,他们显得很郁闷,原因是上午的大典,李明博总统叫他的秘书送来的一个“花圈”,是葬礼用的白色花朵扎成的。当然,他的秘书也不是故意的,他误以为祭祀典礼就是葬礼。这样的错误在以前是不可能会犯的,就像上图老儒背景中的十字架一样,在西方文化的浪潮下,儒家文化在有“小中华”之称的韩国,前景也不容乐观。
跪拜
舆洗
我今天的运气很好,跟着韩国KBS电视台摄像人员到大成殿内部拍摄,近距离地观察儒家祭孔的布局、摆设、程式及礼仪。
击鼓
“八佾舞”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筵宴等大典所用的乐舞,被儒家奉为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八佾舞”要求每个队列(一佾)8人计64人舞动,仪式全程庄重、缓慢。八佾舞也叫做“皇舞”、“羽舞”或“文舞”,左秉翟,右持龠,8行列,相和而歌,相舜而舞。以期符合“工升歌,下管象”的礼乐规制。成均馆大学表演的八佾舞是这次祭孔大典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