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2【专题】系列电影怎么玩?

(2014-09-12 17:53:36)
标签:

电影

娱乐

  这个夏天,火热的世界杯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电影市场的热度,档期票房报收90亿,同比增长超过50%,在9月初便早早宣告今年票房突破200亿元。相比之下,北美的这个夏天过的并不好,票房收入比去年下滑了近7亿之多,跌幅近15%。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这个暑期档票房滑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好莱坞制片方太迷恋翻牌片和续集影片,观众对于缺乏新鲜感的特效轰炸渐渐失去了胃口。

  实际上,系列影片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比单独作品的影片有着先天性的优势。比如前作建立起的品牌效应可以为续集带来诸多利好等等。中国的电影人在经过了初期的尝试之后,也在尝试开发更多的系列电影项目。那么,美国观众的审美疲劳能给中国电影人们带来什么启发呢?

http://magilm.com/upload/20140912/1410509433851876.jpg

  1.对于变形金刚、漫威系列等好莱坞系列电影,是否或多或少的产生或审美疲劳的感觉?如果这些系列再推进下去,你是否有朝一日也会觉得了无新意,甚至干脆放弃观影?

  小珊(影城经理):

  今年《变4》的低口碑,也仍然没有让国内观众放手,因为我们的电影市场实在是缺少这种大成本制作的体验式电影。漫威系列电影还没有在国内形成一个很热的观影潮,以及忠实的观影群体。至少在国内,疲劳感一时半会还是不会有的,反而是会逐渐聚集人群。

  继江(影迷):

  科幻片很多都是徒有特效别无所长,如变形金刚之类,可是今年的复仇者联盟却相当精彩。当然,也只有懂复仇者原著魅力的人才能看到片子的精彩,不懂原著看复仇者就只会发出大杂烩啊,炒作之类的感想。当做闲暇时候的娱乐,有电影情节的还是会选择去看。

  小妮(影视从业者):

  是有些审美疲劳,因为续集电影故事结构变化不大,无非是依靠特效狂轰滥炸。放弃观影?应该不太会,毕竟对于内地来说这种主打视觉刺激大片可选择的余地不如北美。

  安然(电影爱好者):

  目前还没产生审美疲劳,因为有渐进式的新剧不断推出,所以让观众保持了新鲜感和预期。

http://magilm.com/upload/20140912/1410509486869963.jpg

  2.好莱坞片商们最近似乎更迷恋于出产系列电影,或者是翻牌、改编电影,这与这个暑期档的票房滑坡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珊(影城经理):

  在国内的电影环境下,系列电影是抓住粉丝的重要手段,就像是电视连续剧一样,只看到了开头没有看到结尾且不是很遗憾;但是能够将故事、情节有序、连贯的表现在系列影片中,也是考验导演、编剧等剧组工作人员的功力。经典电影的影响力会一代代的传承,也会影响着一代代的电影工作者。所以重拍或改编经典电影,一方面是对优秀电影的重新解读,一方面是带当下观影人群对历史、文化的学习。

  2014年北美暑期档票房滑坡,恐怕和系列电影、重拍电影并无较大的关系。北美电影市场已经成熟,重大口碑较好的影片上档日期过于紧密,几乎每周一部新片上映;且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着实会影响北美观影群体,因为他们对大制作、超音效的影片吸纳的够多;相比之下,今年暑期档动画片有所减少,这也是导致票房不高的原因之一吧。

  小妮(影视从业者):

  今年北美暑期档票房前十位的影片中有六部为续集电影,但是这些续集片中有过半的影片票房成绩较前作下滑明显,可见北美的普通观众已经对流水线工业产品感到疲倦。但是还有另外一层原因:今年暑期档的动画电影缺乏合家欢影片,像样的动画作品仅有《驯龙高手2》和《飞机总动员2》,跟往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邓玉(影迷):

  现在好莱坞片商们觉得以往的战果很好,这些系列电影为自己带来的很乐观的收益。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稍作改动,以那些历久不衰的人物抓住那些固定的群体。但是现在观众的观影水平提高,人们更想看的是不一样的跟吸引人的作品,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唬弄出来的电影。好莱坞影片用固有的模式,让人产生了厌倦感,视觉疲劳。影片可能才播放十几分钟,结局和过程大家已经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了。

  暑期档本身就是影片扎堆的档期,学生是主要的观影群体,对于影片的品质还是很看重的。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很久之前的系列影片并没有太多的情怀,所以电影口碑很重要。

  继江(影迷):

    没什么关系,全球经济复苏才是主因。每当经济萧条的时候,娱乐业是最发达的,每当经济复苏或者增长不错的时候,娱乐业就开始下滑,这个是必然趋势,跟啥系列没关系,系列片不过是好编剧,好退出,好截止的方法,说白了就是娱乐业难混了,节约成本而已。

  安然(影迷):

  翻拍和改编如果不增加新意,确实没什么看点,如暴力街区,如果不是已故明星,估计票房不会有什么表现。

http://magilm.com/upload/20140912/1410509566848993.jpg

  3.对于正在慢慢增多的中国系列电影(如《鬼吹灯》系列等),能从好莱坞这个夏天的遇冷当中学到什么?

  小珊(影城经理):

  目前拍摄的国内系列电影,大多源于系列小说。这在2014年明显的表现为《小时代》系列,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小说吸引力效应过于明显,喜欢看书的无论看几遍都不嫌烦,而从来都没看过的也不会去看电影。《盗墓笔记》、《鬼吹灯》与《小时代》,小说题材就相差甚远,吸引的观影人群恐怕也不太一样。对于这些喜欢小说的人来说,电影是另一种方式的解读。编剧、导演的叙事能力可能是一大影响因素,以及选择合适的档期。

  刘肃(电影发行工作者):

  中国系列电影想要做好首先制作质量上必须过关,如果第一部出来的感觉就是山寨感太强的话第二部就没法做了。其次应该是改变和新意,《哈利波特》系列能够走的那么远就在于系列里每一部都能给出新的故事,但每部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而今年表现很差比如《超凡蜘蛛侠》系列就是因为1,2两部之间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差异,只不过是出现的反派不一样了。

  小妮(影视从业者):

  续集电影我认为除了在特效上的精益求精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在跟前部相同的故事设定下落入相似的内容逻辑,也就是在故事内容上一定要有跟前集不同的亮点出现。

  安然(影迷):

  中国系列剧可以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成功模式,从第一部的剧情就打下良好基础,而不是毫无联系的独立剧情不断更新,这样才能让观众觉得有理由期待续集。

  文丨陈彬、高亮、吕佳男、陶占海、李颖舒

  版权声明

  凡本刊注明“来源:剧角映画”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剧角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刊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刊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剧角映画",违者本刊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