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2013-12-16 10:07:07)
标签:

贺岁档

电影

电影产业

分类: 专题

http://s4/mw690/001NVR1ggy6F2ALlrBF53&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文:高茹 张婷婷  张琪  李娅琳  王涓


临近年底,电影贺岁档的大幕徐徐拉开,放眼望去,无论是片量还是单片的摄制成本,今年的贺岁档都较往年显得有些。首先是数量上,根据不完全统 计,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已经定档的国产片只有15部,比去年少了一截;而从投资上来看,过亿元的寥寥无几,《扫毒》的1.2亿元已经算是个中翘楚,而备受 关注的《私人订制》,外界推测的制作成本也没有超过一亿元。

虽然没有往年众多大片决战贺岁档的那种气势,但有分析称,这恰恰是电影市场正在回归理性的表现,而在理性的背后,可能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今年的贺岁档,或许并不冷。


http://s5/mw690/001NVR1ggy6F2ueoyuo44&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1.贺岁档无论影片数量,还是巨额投资的大片都有所减少,这些影片都到哪里去了?新兴档期是否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秦小婉(凤凰网电影频道策划): 方面去年贺岁档大片未达预期,中小成本的《泰囧》异军突起这件事,给大家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有偶然性,张艺谋、陈凯歌、吴宇森等几位大导演的 作品还没完成,不过其本身也没有针对贺岁档的意思,而且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并没有哪部电影是有意撤出贺岁档的,都是基于创作节奏而定。新兴档期的确起 到了分流作用,这是因为大环境下,总票房提高,能制造高票房的档期越来越多。但不能盲目乐观,如保护月,票房实际上并不尽如人意,说明档期调控还不够 科学。对于国产片和引进片的同档期安排应该更合理,在每个档期都应该力求带热影市。


@百度电影票房吧:大片消失市场变化起的作用不大,主要是时间安排的问题,大导演大片的制作周期很长,今年都在拍摄,你等明年看吧,《太平轮》等一系列的大片又该井喷了。电影是有周期性的,比如《泰囧》火了,他的跟风作品最早也要在2014年前后那会儿上映。


http://s10/mw690/001NVR1ggy6F2udTVqh99&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莎莎(中国电影报道编导):着观众对影片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公司对于影片的成本控制也越来越精细。大成本制作已经不再是吸引观众的第一影响力,精良的特效制作和吸引人的剧情已经成了 首选。其次影片档期已经不再趋向于固定模式(如贺岁、情人档),而且更多的与同期上映的影片做对比,更多的关注于在同档期如何和海外或者明星片抢观众。新 兴档期也可以说分流了一部分大片,如78月份的国产保护月中,没有进口片的影响,国产中小成本影片就会扎堆上映。

李娅琳(电影行业工作者): 岁档一直是各路大片的必争之地,而今年大片减少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因素:1、新兴档期分流,层出不穷的新档期,如光棍节档、万圣节档,这些档期的出现让许 多类型片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规避了和更高制作影片的档期正面冲突,所以其分流作用是必然的。2、投资减低,近年电影市场上已经出现许多中小成本 电影上演以小博大一幕,如《失恋33天》、《致青春》等,相反一些大片由于制作成本高企即使票房过亿也难以获得高投资回报率。在两种模式的鲜明对比 下,大多数制片方更倾向于将力气花在中小成本电影上。


http://s8/mw690/001NVR1ggy6F2udZiLle7&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王涓(电影行业工作者):实我认为贺岁档不过是一个档期而已,很多人将之误认为是一种类型的影片,统称贺岁片,这种叫法并不准确。贺岁档是一个具有浓厚东方特色的概念,这个档期跟 暑期档一样,都属于黄金影院映期。大多数独立发行商都会尽力避开这两个最重要的上映档期,因为在这两个时段内,大公司通常会锁定所有最佳影院的最 佳映期。独立小片若选择在此时投放,就有点儿自寻短见的感觉了。但是这都不能算作定论,现如今影响一部电影票房的因素太多太多,除了演员的票房号召 力、优质的创作团队,小片通过成功营销方式与良好口碑杀出重围的可能性,理论上是存在。


其实各种所谓新兴档期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是现在电影营销企业在其中推波助澜。不过随着电影的宣传营销越来越强化,老百姓的观影欲望也随之越来越强烈,这种良性发展不仅起到分流的作用,更让更多优质国产片有了出头之日。


http://s5/mw690/001NVR1ggy6F2udPS6we4&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2.对于市场趋于理性的分析,你怎么看?是真的理性,还是仅仅是巧合?

@秦小婉(凤凰网电影频道策划): 场是在发展中的,永远有理性的一面,但是不可能完全趋于理性,再理性也无法阻挡一个字。如果哪天又冒出一部黑马来,大家还是会跟风的,也仍然会有新 的不成熟的创作者和片方出现。就如之前光棍节档期众小片拥挤上映的现象,很明显就不够理性,如果这些小片中有几部能延后到贺岁档,有些差异化,未必不会出 黑马,这也从侧面反应出这些小片的信心不足,质量本身就差。


@百度电影票房吧: 年市场变化的主要影响力直接体现在2014年上。这个问题只能说,消费群体变了,电影越来越接地气儿了。打个比方,如果白百何是赵薇那批的艺人,她就不一 定能像现在这样出来。白百何的身上有现代年轻人的气质。尤其是女性,看见白百何,就像看见自己一样,你可以去天涯上看看,那些女网友说话的态度和白百何如 出一辙。


李娅琳(电影行业工作者):我觉得这只是个巧合,纵观今年贺岁档,许多 常见的大咔均未现身,张艺谋、王家卫、陈凯歌、徐克、吴宇森、姜文却集体缺席:只有冯小刚一人带着《私人订制》一枝独秀,面对以宁浩、滕华涛、丁晟为首的 中生代导演群的挑战。而再看今年的光棍节档”10余部影片同天上映角逐,令人咋舌。所以说,市场趋于理性的说法,不可信。


http://s10/mw690/001NVR1ggy6F2ue7Bihe9&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王涓(电影行业工作者): 今的贺岁电影获得成功绝不是靠贴上一个贺岁标签和狂轰滥炸做宣传那么简单。无论是今年光棍节档惨烈的大乱战还是贺岁档的星光暗淡,我觉得都是中国电影在跌 跌撞撞中成长的表现,所谓热门档期一说,实际上,我认为已经越来越弱化了。毫无疑问,贺岁档市场肯定是好的,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让每一部影片风光 无限,电影扎堆贺岁档会使市场消化不良,这样就会造成优秀作品和市场资源的浪费。还是那个意思,如今国产片类型丰富了,市场与创作日趋,今年国产电 影日常消费市场的井喷足以说明,观众内心的娱乐需求被电影激活,贺不贺岁已不再是包治市场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贺岁档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是正常的,是中 国电影走向成熟理性的表征,绝不仅仅是巧合那样简单。

http://s1/mw690/001NVR1ggy6F2ue3M40c0&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3.如果这是市场趋于理性的表现,这个贺岁档是否会因为影片实力接近而出现更激烈的竞争,亦或是各得其所?


@秦小婉(凤凰网电影频道策划): 个贺岁档可以说是史上最弱,几部电影从质量上来看,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反而意味着没有电影能带热影市,容易导致整个市场的平淡反响,就如《无人区》这 么重要的话题之作,表现不算亮眼,其他话题性弱的电影就更不可能成为12月的领头羊了。所以,影片的确是实力接近,但成绩可能也都比较平庸。目前来看,各 大片方的野心也并不强,毕竟都不是超高投入的制作,两亿多三亿封顶的单片票房,或许也能让他们满意,但不会有惊喜。


@百度电影票房吧:当然在观众口味的变化中,电影类型已然是很重要的。观影群体的年轻化,会延伸出电影内容的两极化,一种是极生活化的影片,比如《等风来》这类的;一种是极不现实的,比如《狄仁杰》、《四大名捕》这类的。现在明星的神秘感越来越低了,观众看电影,主要还是在挑故事。


http://s12/mw690/001NVR1ggy6F2udEzuHcb&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李娅琳(电影行业工作者):档期内电影类型上没有太大重叠,基本属于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王涓(电影行业工作者): 导加葛优的喜剧片历来都是贺岁档的常胜将军,而且这次整个档期都只有这么一部纯喜剧片,票房大丰收几乎是肯定的。如果《雪国列车》不上,那么就几乎是它和 《警察故事2013》共同霸占一个超长映期,票房更会锦上添花。不过从已经曝光的信息来看,此片似乎是《甲方乙方》的路子有些一致,就算票房高开,后期口 碑如何还有待观察。


至于成龙大哥的《新警察故事2013》,靠的应该就是他个人在国人心中强大无比的票房号召力, 这基本就可以确保一个不难看的数字了。但是除此之外,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演员阵容,都让人为成龙大哥捏把汗。而声势浩大的《四大名捕2》个人对其印象一 般,虽然从《四大名捕1》开始主打超能武侠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扯,但是片子里面走的其实还是武侠的老路,所谓的超能不过就是飞檐走壁的电光版。再说 故事情节上问题还很多,人物的刻画过于外部,如果在《四大名捕2》里能够好好的把男神吴秀波的反派形象做好,相信应该还是会得到观众认可的。贺岁档时间很 长,观众的胃口也很大,从各部片子的实力来看一家独大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http://s7/mw690/001NVR1ggy6F2udL9c2a6&690【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TITLE="这个贺岁有点“冷”? 【剧角电影观察】117专题" />


4.贺岁档你最看好哪部影片?有没有哪部影片可能成为今年的黑马?

@秦小婉(凤凰网电影频道策划): 实话,这是我从业以来最不期待的一个贺岁档。首先,大片大导演的缺失让媒体少了一些兴奋感,而几部称得上大片的如《私人订制》、《警察故事》、《赌城风 云》等也很明显都有意图复制过去的成功,从题材上就丧失了惊喜,这显示出了创作者的保守和不思进取。去年《少年派》逆增长击败《一九四二》,随后《泰囧》 票房大爆,从而带热整个贺岁档的过程,让媒体们非常兴奋,但今年不仅没有《少年派》这样的高水准电影让媒体自发为其宣传,也没有黑马相的电影出现。相对而 言,《等风来》如果能保持《失恋33天》的剧本水准,成为黑马还是有可能的,但营销方面还有待继续发力,找到如失恋那样一击即中的点,让更多普通人知 道这部电影。而《风暴》中的刘德华一向具备很强的票房号召力,他亲身搏命的戏份,以及该片大场面的枪战,可算是值回票价,也有希望突出重围。但该片营销上 的落脚点不强,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百度电影票房吧:现在雏形已经出来了,我个人觉得黑马不会有,几部热门的影片最终票房会很均衡。我比较期待《等风来》,他的成败很可能会影响到以后这种内地小清新喜剧的走向。


莎莎(中国电影报道编导):整个贺岁档目前形势看还是几家大公司的血拼战,《私人定制》、《警察故事》一如既往的延续了大牌制作,一线演员,突破剧情的表现。《等风来》是继33天后的轻熟风,也许会是今年的黑马,但不知能否继续创造神话。


李娅琳(电影行业工作者):肯定是冯小刚的《私人定制》了。黑马我觉得会是《等风来》,这部电影在营销上很下功夫,几款病毒视频也相当用心,借着《失恋33天》的好口碑,滕华涛征战贺岁档也可以期待。


王涓(电影行业工作者):舒淇、范冰冰、周迅这些贺岁女王,今年集体消失了,而男演员倒还有几个大牌——《扫毒》里,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的演技,在今年的贺岁档应该撑得上是一大两点了。


曾经的绝对黑马《失恋33天》,一部小成本影片却超越同期众多进口大片,此后诸多同类型电影都试图复制这一成功模式,但是真正作出彩的真没几部。这一 次,滕华涛携《失恋33天》的编剧带来的回归之作《等风来》,有着气质谋女郎倪妮和选秀出身的井柏然这一组养眼搭档,该片还是有一定黑马潜质的。


一部我看好宁浩+徐峥+黄渤这个黄金三角组合,绝对是影片质量的保证。宁浩自己也曾多次透露口风暗示,《无人区》是自己最棒的作品。上映后的口碑来 看,大家也印证了这一点。虽不算传统意义上的 黑马 但对他今年贺岁档的成绩已经是意料之中的惊喜,下面就是考验持久力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