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 良好的开端(案例)
(2010-03-31 21:16: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成长足迹 |
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
【背景提示】
这个学期我安排到了教一年级的音乐,常听旁边的同事交流或抱怨:上一年级的课真累,尤其第一节课更累,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一点常规都没有,连坐都坐不住,更别说好好上课了……然后我听在耳里也简单附和一下,但重新回想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反而有重新充满斗志的感觉。觉得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能,打好根基很重要,毕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期初,我主动设计了一年级的第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还不错。
案例分析:在《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声中,我引导孩子们模拟解放军吹军号的样子,但要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孩子们难以抑制兴奋的情绪,东张西望着。我走到了一个最端正的小朋友身旁,微笑着说:“今天我是小学生了,真兴奋啊!我要学你的样,坐的端端正正听老师上课!”说完,挺了挺胸,把手放在了膝盖上,下意识的环视了一周,孩子们马上都学我的样,坐的端端正正了,脸上也笑眯眯的。“大家想熟悉我吗?”见大家都集中注重力了,我微笑着问孩子们。“想!”孩子们都看着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上的是音乐课,我要用音乐的方式来介绍自己。”我故意这样说,孩子们更兴奋了,但眼睛依然没有离开我。我一边出示XXX的节奏卡片,一边介绍着自己:“我叫 陈老师,我叫陈老师”孩子们觉得很好玩,马上轻轻的在模拟了,于是我趁热打铁:“我很想熟悉你们,你能用这种方式介绍你自己吗?”“能!”随着响亮地回答声,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微笑着走向一个个孩子,亲切地问:“你.的名字叫什么?”我叫何德超,我叫李嘉豪……马上有好多孩子自豪的介绍了自己,我在每个小朋友介绍完自己的时候,唱上一句:“你.的名字真好听!”这时,我有意识的请我知道的一个叫王京的小朋友来介绍自己,我唱着“你的名字叫什么?”小家伙挺聪明,歪着小脑袋回答我:“我叫王京”。我马上表扬他:“真会动脑筋,你的名字只有两个字,你用了一种新的节奏来介绍自己!”然后我出示了XX的节奏卡片,对孩子们说:“姓名只有两个字的小朋友可用这个节奏来介绍自己。”于是,又多了好多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孩子们,你们发现没有,老师和你们合作,把一首《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新歌表现出来了,做小学生可真的有进步了!”孩子们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于是我又用多媒体播放了这首《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曲,音乐一起,孩子们便不由自主的跟唱起来了,当然嗓门很大。音乐停后,我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然后认真地说:“我们一起唱歌的时候,声音不能太响,这样你会听不到好朋友的歌声,当然也不能太轻,否则好朋友会听不到你的歌声,最好的办法就是既能听到自己的歌声,又能听到好朋友的歌声,我们再来试试!”经过几遍调整,孩子们有了轻声演唱的意识。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孩子们的注重力渐渐要分散了,我说:“做游戏了!”孩子们马上又集中注重力了,“只有把游戏规则听清楚了,才能做好游戏哦。”我有意识的看着几个还静不下来的孩子说,他们意识到了。我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争先恐后的要先来,我说:“请会认真听的小朋友先来。”我请了一个注重力始终很集中的小姑娘先开始,并引导她“先去找在认真听的小朋友做你的好朋友”然后又坐到了孩子中间,许多孩子学我的样,坐得很端正,听得也很认真。在游戏中,孩子们巩固了《你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新歌,互相还有了初步的熟悉。最后五分钟左右,我让小朋友自己创编动作“谁做的动作最棒,我就向谁学!”最后就在《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声结束本堂课
课后反思:第一节课,与孩子拉近距离尽管现在的孩子愈来愈活泼,胆子越来越大了,但由于对环境的生疏,对老师的生疏,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在潜意识里还是有一种害怕的心理。假如老师一开始就板起脸,做出威严的样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从而敬而远之,这就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所以我采用了微笑的策略。听某及老教师说过: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为保证教学内容的正常进行开好了头。当时我还特意引导孩子“看着我的脸,学我的表情”,“你们的笑脸老师最喜欢”,这是在潜移默化我的学生。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常规形成上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第一节课,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幼儿园毕业好动,好讲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纪律很难管,怎样较好地把他们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呢?我多次想到这个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策略,做法是:在第一节课里,我并没有安排很多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静,于是我把《玩具兵进行曲》,放在课堂的开始和结束部分作为一个调节内容来用,让孩子学解放军走步、敬礼等,做到了动静的有效搭配。在学唱歌曲中,我又利用游戏等方式进行气氛调节。在整节课里,我始终关注到了每个孩子,我经常用眼睛去提醒这个孩子听好,去表扬那个孩子真棒!如学唱歌曲的环节,见哪个孩子坐的特有精神,我就先过去问他;又如最后一个环节,我说“要向孩子学习”,所以必须要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动作。这样做能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老师很在乎我,我要表现好!”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他感受到了你这位老师的爱,就会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你上的每一节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