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2013-04-17 07:35:15)
标签:

山东

邹平

唐李庵

旅游

分类: 华东旅游

序纪春秋古刹蓄文脉  润含风雨善念启人间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唐李庵位于邹平县会仙山,因相传隋唐时期有唐李二仙在此修炼而得名,是当地著名的佛教古寺,有齐鲁“小灵岩”之称,331日中午前往观赏。寺庙位于山谷深处,山麓植有大片杏树,所产“水杏”非常有名,可惜我们来的稍微早了点,既没有欣赏到花,也没有尝到果,但随处可见的的山花翠柏和立于山顶的杏林塔,已经足以让我们对前面的目的地心驰神往了。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还没有见到山门,但山路上的一座小石桥告诉我,佛门净土已经到了。说它是通常在寺庙中所见的桥还不如说是一道影壁更符合实际,桥下面没有河,上面也没有两边的护栏,只是利用山谷中的洼地,建成一个小巧的放生池,池边用汉白玉象征性的建一道桥栏杆,中间镶嵌“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大的金字,石柱上镌刻一副对联“千般名利若浮云;一句弥陀作大舟”,言简意赅,一望而知唐李庵是一座修行净土宗法门的寺庙。两端栏板上的浮雕山海相连、云开日出,颇为大气切题。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路蜿蜒,临近寺庙,古树名木渐多,只见玉兰盛开,石楠舒展红叶,难得一见的是一株文冠果树,老干新枝,满枝嫩绿的焕发勃勃的生机,铁架支撑,栏杆维护,树干上系有许多红布条,显得非常宝贵。据说树龄已有千年,为寺庙文脉所系,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曾为祈愿才高八斗、妙笔生花而三拜此树。庙门用青砖砌成,门额“唐李庵”三个大字为宋勉之先生九十一岁时书写,功力深厚,苍劲有力。楹联为“杏花红叶序纪春秋古刹蓄文脉;白石清泉润含风雨善念启人间”。大门左右的墙壁上各镶嵌两块石碑,东面墙上一为明隆庆元年十一月,邹平人张应贞撰写的《重修唐李庵记》;另一为康熙十年青城人董朱衮撰文《重修唐李庵碑记》。西面墙上分别是嘉庆十一年成瓘所撰《重修唐李庵之碑》,及道光二十五年邹平人石显文所写《唐李庵碑记》。据碑刻记载,山门前左右两株松树为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齐东县王进宅所植,俨若代行二王尊(俗称“哼哈二将”)护卫之职,故被人们称为“哼哈二松”。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拾阶而上,穿过一道两边带门的青砖影壁,便来到寺庙仅有的一个院落中。影壁背面有一个佛龛,立面伫立双臂横架金刚杵的韦陀;主要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各三间,青砖小瓦,清净朴素。不出所料,大殿供奉的是横三世佛,楹联为“九品莲台待行人去坐;三乘圣教望信者来求”。东配殿供奉的是伽蓝神关羽,西配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在西配殿的梁柱上我见到了国内罕见的明代四爪飞龙彩绘,已经是斑驳模糊,不可细辨,可我还是用相机拍摄下来,心里刚生起拍摄难得一见的地藏王菩萨的念头,耳边却响起一声断喝:不准拍佛像!

循声看去,西配殿门前蹲坐着一位身着普通人服装的男子,看来是寺庙的管理人员。仔细观察,这位管理人员极为认真负责,一会儿整理院中石香炉中点燃的高香,一会儿坐在西配殿门口的躺椅上休息,眼睛却时刻注意各位游客行为动向。院中的三棵松树也有名堂:据碑文记载原有四株松树,为清朝嘉庆十一年(1806年)张珣所栽,其中一株“文革”中被砍伐,今余三株挺拔青翠,与佛祖相伴,宛如东配殿伽蓝神关公结义兄弟,故人们俗称它们为“三义松”。

山东邹平唐李庵游记

纵观整个寺庙建筑群,古朴典雅,松柏掩映,小巧玲珑,结构紧凑,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如此完整精致而富有特色的小型庵寺极为罕见,令游客印象深刻而又心生欢喜,我们离开的时候,回首观望,只见那位管理人员守卫在山门前,还真的有几分哼哈二将的丰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