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628ee5b2nad0f462e6442&690
知道与体验对认知的理解是0与100的差距【心的书房】 文/碧泰
知道通常都是表面知识的理解,体验是操作流程细节的感受与对结果回馈的直接观察,从对认知效果的评判是0与100分的差距。这是为什么“沟通”很困难的缘由之一。
书,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的知识,例如《人体垃圾清理手册》这本书对人体组织的净化已经书写的很巨细靡遗了,但是没有经历过科学的系统的体验,所认知的只能是皮毛而已。这是因为对感受、对操作细节、对结果的回馈,没能像亲自的体验那样的直接的感受。这犹如每对男女间的感情波折,各有不同的体验程度,外人是很难插手的,因为体会是很不同的;犹如婆媳之间的隙墙很难用忍与修行来化解一样。虽然说体验的经验之谈很难言传与真正的交流传授到,但结果的展示仍然起到了引人注目的效果。
体验是最能启动“深刻感受”的。当然急促的、走马看花式的体验,只能比知道的认知深入感受多了一些些,但值得鼓励的是他已经行动去体验了。一个科学的、系统式的体验才能让体验产生“撼动”的效果。很多的体验是随机的、随兴的,所以只能比知道的感受多了一些些。这犹如去参观展览或是到博物馆参观,有人导览与没有人导览所认知到的层次就会很不同;通常最佳的方式是先有人导览后再自由自在的感受无人导览的细细品味的体验。
开启体验的勇气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止于知道而已。当然有很多的缘由让我们只止于知道而没有行动去体验。体验最好是有计划的而不是盲从的去体验,是身体上需要、技艺上需要的、是科学的、系统的、安全的,非商业化的体验营是最佳的选择。很多随机、随兴的体验只能说是“浅尝”的体验,是吸引式的体验,并无不可,是在帮我们选择可深入的体验的敲门砖。决策的三原则:定义问题,找寻足够的选择方案,明确的决策准则。可以帮我们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体验。
“知道”永远只能是“门外汉”。机缘与有目标的寻求是让体验成行的机会。人生是各种的体验的旅程。突破困境的体验是最需要的体验。人生必定会遇到因为我们的“无知”(痴)所造成的困境,因为我们的“自负”(贪嗔)所造成的困境。有些机缘性的体验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来帮我们突破困境,这时就需要勇气与决心,去体验就能突破困境。
祝有缘人,都能从“知道”过渡到“体验”,从而真正的走出“身体”“心灵”“财富”的困境。
http://s9/middle/628ee5b2g97c3279ba598&690
喜欢我博客的博友请支持
李碧泰,心理学博士,具魅力的心灵导师,擅长启发引导: 爱、感受、美的性灵教育,开辟专题(点击标题进入)
【心的书房】 【早教实践】 【学习之道】 【家校共育】 【健康之路】【情感智慧】 亲爱的博友,您在家教、育儿、
心理、健康方面有什么困惑请留言发纸条,博士本人和您一起沟通探讨!李碧泰 被推荐博文(75)本博针对博友的提
问,新开专题【花婆婆*让世界更美丽】,为博友答疑解惑,播撒心灵健康美好的种子,让我们的心路充满花香,积极向
上的生活!由于时间关系,仅限邮件沟通,本博在收到您的邮件后,3—6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有共性的问题,会以博文
的形式发在博客里。通过网络为一些有缘的朋友做公益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同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谢谢!《心的书房》有您更精彩: http://s7/middle/628ee5b2n9ea4cac18386&690
心的书房QQ:1816000974 心的书房邮箱:1816000974@qq.com
http://s7/middle/628ee5b2n986269b0f956&690
音乐推荐:
<< Shoji
沉思>>
合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