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那些事,谈谈逆境的处理【逆境心理学】


标签:
朱元璋逆境心理学明朝那些事心理杂谈教育 |
分类: 心的书房 |
【逆境心理学】
我儿子强烈的推荐我看《明朝那些事》这本书,我看了第一部,同时我也看完了《逆境心理学》这本书。一本是系统的讲解了逆境心理的发展过程,一本是人物案例的历史解读。
现代社会的逆境没有古时候的残酷,这是值得庆幸的;但不知如何对待逆境,仍然会让一辈子处在逆境中,这是我想写这篇博文的目的。这篇博文会大量的引用《逆境心理学》的内容,其用意就是希望我们有共同的对逆境心理的基础的相同认知。
同样是逆境出身的朱元璋与陈友谅,对逆境的对待有着相同的开始但后续的对待有着绝然不同的心理素质。一个是“先仁(聚人心)后残暴(为保持子孙的私利,残杀异己)”(朱元璋);一个是“先暴(为获得绝对权利)而不仁(以利己为考量)”(陈友谅)。相同的都因为逆境而奋发,一个用“正向逆境”来对待逆境;一个用“反向逆境”来对待逆境。
这些心理学名词,与我们息息相关。因为持续跟随是成功的保证,即使已经拥有强大的力量了,决心跟随的心动摇了,仍然会导致失败。而决心跟随的信心来自于“分享的心”与“优越的决策品质”,缺一不可。
拥有“绝对权利”的保持,也来自于“优越的决策品质”,所以之后虽然“残暴的整肃异己”(朱元璋),仍然可以让国运延续。
这里要先来谈谈“健康的心理”才能从“逆境”中“脱困”。
引述如下:
“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行为,这三方面的状态都良好,才是完全健康的。在这三者起主导作用的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呢?虽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还是有个大致范围,把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大多数人的观点综合在一起,心理健康大致有以下可参考的标准:智力正常;对刺激的反应强度与平衡性适度;有心理耐受力;有自我控制能力;有自信心和自尊心;注意的品质正常;社会交往正常;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看似很没有悬念的心理健康标准,却有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标准,尤其是“自信心”与“注意的品质”。感到“自卑与自负”都是心理不甚健康的现象;而“注意的品质”略述如下:
“注意”由四种注意品质组成即: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换成白话一点的说法就是:被什么吸引?能持续的追求吗?是三心二意还是专心一致?能调适“负面的情绪”吗?
我想从上面的描述,我们更可以理解心理健康的不容易,以及是如何的在教育环境中被忽视,因为很多人都不懂如何来对待“逆境的情绪”。
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逆境的情景”,及朱元璋是如何的做到“正向逆境”的发展。
http://s15/middle/628ee5b2g989fc45ec17e&690&690
http://s4/middle/628ee5b2g989fc48b4323&690&690
我不奢望我们一生都能顺畅无阻,但我们有机会让自己活得快乐,活得自在,为什么不学学呢?我们不需要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心舒坦”,这是学习认知“逆境心理对待”的作用。我们何须在他人“残害自己”后,又“自己残害自己”呢~!
所以我们学学“正向的逆境心理对待”。引述如下:
http://s8/middle/628ee5b2g989fc4c841a7&690&690
http://s16/middle/628ee5b2g989fc4ba327f&690&690
有些遗传上的性格是我们需要去注意与想办法进化的。例如:敏感脆弱型性格、依赖型性格、偏执型性格、抑郁型性格、粗暴冲动型性格、嫉妒型性格、理想型性格(悲剧英雄性格)等等。都很难获得圆满的人生旅途,但在自我认知后,从自信心的强化、注意品质的提升都能达到“改变命运”的效果。
有句名言:处理人与事之前,先处理人的情绪,才能获致正面的效果。情绪的疏导方法,《逆境心理学》提供了以下的方法,可参考。
http://s2/middle/628ee5b2g989fc4c987b1&690&690
http://s13/middle/628ee5b2g989fc4d79cec&690&690
http://s1/middle/628ee5b2g989fc4d8c990&690&690
http://s15/middle/628ee5b2g989fc44f661e&690&690
我还是强调治病于未病之时效果最好。如何能治病于未病,就是拥有“健康的心理”意识。就是自信心的强化与注意品质的提升。以朱元璋为例子,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正面积极”行为上;悲惨的遭遇与压迫,让他更用理智性的情绪来对待,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优势是他(朱元璋)很自信,不因为他做过乞丐而自卑,这是他的另外的成功因子,而这些只是基础,让他更成功的是军事的天赋与优越的决策品质、早期分享的胸怀等等;当然“机运”与遇到“生命中的贵人”是重要的,这就是“命运”,所以命运占一部份,自我的天赋、学习也占了很大的一部份。因而时运不济时,也别像诸葛亮强出头,但要是想留名历史,强出头也无仿!
至于陈友谅的评述,将在“仁不是成功的保证,暴是获取权力的捷径”博文中论述,请期待!
李碧泰心理学博士具魅力的心灵导师擅长启发引导
http://s7/middle/628ee5b2n986269b0f95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