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之道】从师承到自学

(2010-09-26 00:07:50)
标签:

教育

鬼谷子

自学

成效

教科书

从师承到自学

学习能力

分类: 学习之道

            http://s4/middle/628ee5b2n903814b61123&690

    【学习之道】

                 从师承到自学     /碧泰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明了学习之路还是在于自学才能达到深入其境的境界。人的自身经验感受还不能达到COPY(复制)的科技。这说明了指点、讨论、自我练习、回馈(考试或演示)的学习循环;也说明了师生在学习上的角色与时间的分配关系。端看现在的知识学习模式、教育模式(除了运动、技艺的学习是学生练的多外),学生的精力分散在广而无当的学科中,其目的是为了评核教师的效用、薪资报酬和政治效用,而考试的结果用于考核当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形成现今的应试教育现象。超短期的评核是现今的教育评核方式,是适合评核教育成效的方式吗?什么才是评核教育成效的人性方式呢?考上了大学吗?还是为社会产生贡献了?教育成效的回馈机制在哪里呢?教师的尊崇又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展现呢?如何能恢复尊师重道的正道呢?我们有短期与长期的教育成效评核的机制吗?1年,3年,5年,10年,15年,20年,长期具教育成效(学生的社会贡献度的追踪)的颂扬,有吗?

名师的引导能开启学生的自学的窍门,这是名师如鬼谷子。孔子的教导如教科书,教人养性成仁,是一本好的教科书,但不是名师,很可以成为政治约束的工具,创造力有限。教育需要教科书(孔子),也需要教师(鬼谷子),学校提供学习环境与教育的资源(资源的分配,遴选应该“教授群”有绝对的权利(国学小天才为例)),社会百业提供教育成效的检验战场。这样的教育成效循环,才是真实的教育成效评核,社会的上进才能展现,文化的提升才能上轨道。

自学是学习重要的关键,自学是指透过理解教科书,理解教师的引导,懂得如何运用知识化为智慧的心理过程与身体体验过程;而不是“闭门造车”关起门来自己学习。自学完了以后就是和同学、试题,验证懂的程度并让教师指导盲点、待突破的困难后再努力“自学”。由于现行的教育方式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来“自学”验证与“自学”的指导与纠正,匆匆的学习,匆匆的考试,匆匆的过了“教智”关键期,唯有那些少数敢于脱离“教育束缚”,勇于“自学”的少数人得窥学问的窍门与创造力的轨道。

当然有创造力是少数人的事,然而让多数人因教育得法而开智,让社会因教育而文化提升,让环境因教育而自然科技谐和,就是师承与自学的完美的结合。

 

  http://s4/middle/628ee5b2n90381752b8b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