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书房】亲善的德高与富足

标签:
德高书房人情味知青博文中国校园杂谈 |
分类: 心的书房 |
德高就不该富足吗?清高远离群众,德高就该清贫吗?这是对德高的回报吗?看到博友任我行的博文:中国知青的终结,很有感慨。这是中国文化的人情味吗?人间的人情味做的很得体,但政府的人情味,对德高的敬仰又在哪里呢?
看到博友宇宙的博文:制度决定行为—分粥,也是感慨。分配资源的权利是自由发挥的吗?我们对【德高】的印象是什么呢?是不可亲近的吗?还是因为【权高】我们得【奉上】,因为【奉上】所以得用【贪】来汲汲营营富足之路。
亲善的德高才是高德。在给生命贴上价格的哈佛课程里,【高的快乐】与【低的快乐】的分野就是一个易于接受的快乐(低的快乐);一个是必须培育才会享有的快乐(高的快乐)。一个是很容易就必须更换的快乐(低的快乐),一个是持久的有意义的快乐(高的快乐)。
亲善的德高是高的快乐,也是经济富足的快乐,但通常不是经济的富足,原因在于我们把【清高】当成【德高】的形象;德高就不应该富足。有奥运奖牌的荣耀,却无法承认并给予【德高】的荣耀(奖牌)。
或许有人认为【权高】可以操纵【德高】,得到【德高】的荣耀,所以就觉得无须推善德高。或许有人觉得【德高】必须在死后推崇,就像艺术品,绝版了才珍贵。或许有人觉得【俭以养德】,【俭】才是德高的形象。
其实有才有德的人,才能做大事。有德的人,放不开,成就不了大事,所以可以推【德】以养文化。有才的人可干好事,也会干坏事,就得以【德】制约。亲善的【德】,不是仰高的德,而是平易的【善】,主动的【善】(被动的善,是非自愿的善,不是真正的德行)。
当我们推【德】,就能获得更多的有才有德的人,社会就能真正的和谐。【德】是高的快乐,培育更多享有高的快乐的人群,分粥就不是制度的行为,而会是文化的行为;中国知青的终结,就会是【德】奖的终结!
http://s6/middle/628ee5b2n841fff1da795&690
http://s7/middle/628ee5b2n841fc4bb8816&690
博友留言:2010-04-14 11:04:53
那些披着人皮的狼,也很“德高”啊??我们该怎么面对
博主回复:2010-04-14 11:25:07
是的!德在【行】,不在【言】,信【言】不如不信,惧则无勇无智。供参考!德行,德行,善行多了,心至善,善言多了,无行动,人自不信了。
=========================================================================================
http://s1/middle/628ee5b2n739cc7a489c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