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628ee5b2g7d982e4d60fe&690
CCTV12
2010/1/15日播出了花季少女结伴自杀的事件探讨,报导中对自杀事件的真正原因有所保留,高中一年级的美少女为何会结伴自杀?节目中还延伸报导了一些在外租屋的青少年的状况。由此想到,人生的成长过程中,被支持与被关怀是个很重要的心理需求。我很庆幸在我14岁到18岁的成长过程
但人的性格与家庭的塑造太相关了。父母的过度关心,与不闻不问的二极化态度都不是正确的做法。获得支持与关怀,并对期望压力的对待与释放是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青少年会自杀与被接纳的需求太相关了,被期望的压力与达成的能力的无奈和自责是那些少女想结束人生的重要起因。而自责与负担不了期望的压力和无力解决是个最大的心理困扰;不敢说,怕不被接纳,被更大的要求(例如承受压力的勇气,自己突破的需求期望...)都是让青少年走向觉得人生无解的思维并困惑的原因;是走向终结这种情绪困扰想自杀的原因。越优秀越被冀望的青少年,这种情绪困扰越强,因为他一定得背负这样的期望,但突破不了时,他的路是什么呢?不被接纳的羞耻的想象,因而觉得无路可走。
http://s14/bmiddle/628ee5b2g7d988693a1ed&690而能改变这种结果的,就是改变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并接纳他的能力的现在的临界极限;所以标榜名校,标榜功利的报导可以休止了。我观察了先进国家的能够持续进步,社会上的舆论与所标榜的是实质的成就与社会贡献,而非【状元才】这种虚名,因为能有多少的状元才,真正的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了?有【状元才】对社会贡献的【虚名】的渲染,让社会走向了畸形的发展,而这个低的快乐,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吗?那也太看低中国的文化了吧!我们是享受低的快乐的种族吗?我们的骄傲,我们自负的是这种【虚名】吗?
接纳我们的孩子的能力位置,并真正的引导孩子发挥偏向的天赋,而非全能的天赋;毕竟人类都是片面的偏才者,而这个也是人性的自然。而不同的偏才者,才丰富了这个社会,而每个偏才者都有自己的人生位置,这就是幸福而成就的人生。这样构筑【行行出状元】才是和谐的社会,才是孩子心理负担的出路。愿青少年的自杀事件,就此终止。请父母们接受清醒的教育吧!父母自己本身的期望父母自己来完成,而不是期望孩子来完成。我们当父母的就该有这种担当,那么子孙就能完成家庭文化的传承,光宗耀祖的期望就能真正的实现了。
http://s13/middle/628ee5b2g7d98646ea3ac&690
注:DISCOVERY,发现频道中,播出了对人类心智,性格的塑造做了研究性的探讨,很有启迪性;里面有棉花糖的心理实验,愤怒的改造实验,愉悦的环境与悲伤的情景对双胞胎的心智影响实验,及青少年的青春期与冒险需求的探讨等等,很具启迪思考性。在碧泰播客视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http://s6/middle/628ee5b2g7d98678ce04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