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家庭教育文化人文文学艺术育儿杂谈情感文墨校园心理健康公益 |
分类: 教育杂谈 |
现在城市里儿童的学习心理压力比以前更甚。很多的家长与教师都是这个状况的蒯子手,家长与教师的不明智作法直接导致孩子的拒绝学习,排斥学习。学习成绩的爬升与自信心有很大的关联,而我们都会无意识的变成摧毁孩子自信的杀手;过高的期望,不信任,强迫,母亲的过度焦虑,都是让孩子拒绝学习,排斥学习的元凶。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弱点的。记住一句话,我们都是80%的人群,而能特别与特殊的,是找到了对特殊天赋的培养,与对弱点的温柔对待。激将法不是对每个小孩都受用的,性格内向的甚至会起反作用的。你整天对着小孩说你是个“笨小孩”,他内心接受到的是我是“笨”,所以学不好!反而理所当然了!
我的做法,会先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与对待的态度,请亲友,祖父祖母也配合着改变对孩子的期望做法。不是不对孩子成才抱期望,而是改变对【压力给予】的行为,这个行为的改变成效是非常好的,成功的例子是让拒绝学习的孩子变成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如何改变期望的压力,而变成学习的助力;就得鼓励孩子的长处,而不要再去期望样样都是【状元才】的表现。从古到今,也只有一位全能的天才,达尔文,我们更不能期望会再有一个全能的天才的;而现今的评量的制度,还在妄想造就与选拔全能的人才,真的是不现实的现实,是个不理想的理想,非常违反人性的自然。因此,改变期望的行为,就能引导孩子回到学习的兴趣上;而对于弱点,则更不能压迫学习了,这个的反效果会更明显的,甚至是心理不健康的起源,有实例可例证的,而且多的不可胜数。
引导接触学习的信心,就能迎刃而解不善学习的弱点,用关爱和与孩子站在一起,是建立信心的关键。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已经和孩子站在一起了,而是能行动上的真正的支持;80%的家长是需要学习如何与孩子站在一起的行为的;因为支持性的行为,不是我们的习惯,所以必须学习。
这是积极与正面的导引做法。孩子不会因为没有脑炎的生理生病而突然的智力下降的,所以去做智力测验是不可取的;我倒是很鼓励资优的孩子去做智力测验的。所以我非常不苟同,上述案例中给出的处理方式与态度。
当家长的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现在的竞争激烈的社会形态,我们期望孩子能有良好的人际处理能力,就是我们的幸福了。能在团体中,自信的立足,这就是我们给孩子的最大的财富了,因为我们能陪孩子至多就是25年。而孩子能陪我们的至多就是在他60岁以后了,而我们最幸福的就是健康的活到80,90岁,看着孩子自信的立足于社会的竞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