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苞米饽饽

(2015-07-19 12:10:58)
标签:

原创

苞米

饽饽

外婆

浆汁

分类: 小屯儿文集

苞米饽饽

 

    小时候住在乡下,那是童年最美好的地方。

    每到入夏,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地里可以吃的东西快点成熟。六月末杏子黄橙橙的,不光吃,颜色看上去就很美味。杏子吃罢,李子也快熟了,进而西瓜、香瓜统统飘香。广袤大地,应季生长出来的瓜果梨桃,没有化肥农药,再加上肚子里的空虚,怎么就那么美味。可惜,今天吃不到了。

    啃完最后一块西瓜,下一次吃就要另一年了。还好,地里的苞米即将成熟,苞米也是还在心中不可多得的美味,吃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燃起一堆篝火,烧至红炭,带皮的苞米扔进火堆。包裹的外皮起到高压锅的作用,里面的水汽加热后迅速蒸熟鲜嫩的苞米粒儿,火炭把外衣烤糊时,里面的苞米粒儿且已成熟,初见炭火,哔哔啵啵作响,几分钟后,烤出诱人的金黄,苞米就可以吃了。乡下人出外劳作,饿了就用这种方式填饱肚子。苞米也不用计较是谁家的,朴实的农民,不会计较过路人的取舍。
    也可以把苞米扔进大锅,一顿狂沸,锅里再扔进几个土豆和茄子,放上锅叉,蒸一碗辣椒酱。苞米烀熟了,茄子土豆也就熟了。粮食原始的香味四溢,庄户人一口啃着苞米,一口吃着用辣椒酱和葱末拌的土豆茄子,望着郁郁葱葱的庄稼地,心里美滋滋盘算今年大概的收成。

   

苞米饽饽

 


    最隆重介绍的,就是苞米的第三种吃法——蒸饽饽。瓜果梨桃散尽,就等着这一口儿了。

    新劈回来的苞米,剥了皮,皮也不扔掉,洗净放在一旁。金黄的穗子,母亲总是仔细掠去上面的胡须,和虫眼,再用凉水冲洗几遍。母亲一边做,我在一边观看,还有年迈的老外婆。取出碗橱里的插菜板子,鲜苞米按在上面来回的搓,嫩嫩的浆汁漏在下面的盆里。干这个活是很脏很累的,四外蹦的浆汁,会弄一身一脸。可是,为了家里的几条馋虫,母亲从不辞辛苦。

    弄好的苞米糊糊,放点葱花儿,放点咸盐,再无其他。用手抓起一块面糊糊,放在先前准备的苞米叶上面,用手滚几下,糊糊变成了纺锤体,放在大锅里,大火蒸上。七八分熟,香味不胫而走,抓着你的心啊、肝啊,被他牵引。掀开锅盖,浓香四溢,简单的操作,最朴素的食材,却是最好吃的食物。

    自然,首先抄起一个饽饽给老外婆,她老人家慢慢咬上一口,一脸肃穆,由衷说上一句“新粮食真香!”

    一晃多年,老外婆也走了很多年,每年吃苞米饽饽的时候,还记得这句话,还能听得到这句经典老话儿。只不过,说这话的人,换成了母亲。当初还小,也不太想这句话,如今母亲也老了,鬓角有了白发。当她如同老外婆一样重复这句话的时候,才恍然大悟,那句吃到新粮时的感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