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大街上晃来晃去的行政执法车,也就是过去的城管大队,我很好奇国家设立这样的机构能带来怎么样的社会效益和具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
坚壁清野,把小商小贩赶得无路可逃,执法人员的薪水、执法车的油钱和各种费用,换取这样的结果难道是对等的吗?或许城管人员的工作范围并不简单于这些小事。
我曾亲眼目睹过一起有关城管人员暴力执法的事件。
一个卖鱼的小贩,是个女人,被城管追至一个居民胡同里,卖鱼女高声呼救,恳请城管放她一马,并保证下次不沿街叫卖了。城管人员下车,有人还说着脏话,“我ⅩⅩ的盯你很多天了,你一点记性也不长”,边说着就把装鱼的大铁盘子扔到执法车上,称鱼的盘秤被折成两截扔在路边,一脚把鱼贩子的三轮车蹬翻,然后扬长而去。
歇斯底里的女鱼贩子,并没有因为她的哀号和哀求,阻挡城管人员的行为,边哭边扶起车子,又捡起已经损坏的盘秤,哭着离开了。这一天损失惨重,没有利润,还搭了老本儿和卖鱼的工具,这一刻她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至少她自己觉得。
而城管人员呢,高兴而归,终于“劳”有所获。
那些鱼,他们不会拿回家炖上吧?!
去过韩国旅游的同事回来说,韩国首尔城,白天车水马龙,井然有序。不过晚上,很多小摊小贩儿,在路旁支起篷布,卖些炒年糕之类的韩国小吃。并没有人干扰,也看不到国内的类似于城管一样执法的人员。韩国的经济是优于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就该允许各种各样的合法经营方式存在。
如果小商小贩影响了市容,影响了脸面,可以指定地点经营,或者形成韩国一样的夜市形式,由相关的部门负责质量安全检查,岂不是两相其美。
何必城管和小贩之间,弄得像猫和老鼠一样,你追我赶,还发生一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看上去很不和谐的事情。小商小贩也能拉动区域经济,千万别小看他们的能力。而且他们当中主要人员都是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给他们一条生存之路,不也正是我们的政府一直关注和重视的吗?
各行各业都兴旺了,国家也就富强了。学学大禹治水的原理——疏导胜于围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