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菜的女人
每到夏天,小区里都会有一个卖菜的中年妇女,卖一些时令蔬菜。她穿着连朴素都够不上,很破旧。三轮车上摆放一些茄子、辣椒、黄瓜······很新鲜,价格比超市低,还不短斤少两。大街上不允许有流动摊贩,城管查得严,小区成了她最好的市场,生意还不错。
她所有的收入,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其余都花在她儿子的身上。
她早年离异,和儿子相依为伴,儿子很争气,从小到大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没有什么手艺,选择了卖菜供儿子读书。儿子已经大三了,再有一年就毕业了。儿子是她的骄傲,她却为这份骄傲付出了最大的辛劳,四十多岁的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皮肤黑黑的,很干燥,整日裹着个头巾,鬓角已经有了白发。
关于她的一切,我也是在买菜过程中,逐渐了解到的。我很佩服她的坚强,这是母亲的力量。
那天下班,见她的摊子前围了很多人,卖菜女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的钱包被人抢了,抢包的人假装买菜,伺机下手,然后瞬间跑得无影无踪。
女人哭得很伤心,据说钱包里的钱足够供儿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泪水顺着干燥的脸上流过,淌出两条白色的痕迹。围着的人都劝她别难过,可也无济于事。
她的钱包里其实不过千八百块钱,也就是有钱人的一顿饭,几盒烟。却让她悲痛欲绝,她哭的不是钱,而是儿子一个月的生活费。贫穷让钱成了人的命,丢了钱就像是丢了性命。
不知道她的钱找没找回来,每天她还是照常推着三轮车来小区卖菜。我妈妈说,自打她钱被偷以后,她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基本上大半天功夫,就能全部卖完,而常客是一些大爷大妈,买完菜还要站在摊前唠上一小会。
你也许会想,为什么大伙不搞个捐款,帮助一下卖菜的女人?
其实,平常百姓的爱心,就蕴含在平淡的生活之中,而大家也都是平凡之人。
一对拾荒的老人
我家住平房的时候,距离我家不远住着一对以拾荒为生的老夫妇。
老头已经八十多岁了,无儿无女,和同样近八十岁的老伴儿租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小仓房,房子周围堆满了他们捡来的破烂儿,城管来管了几次,可能因为年老的原因,还很可怜,城管一直没下手,老两口就一直在迁就中,堆放他们的破烂儿。周围的街坊却很厌恶他们,捡回来的东西有的有异味,招苍蝇,还担心引起火灾。老两口穿的很破,捡回来的能吃的东西,洗洗就吃,捡回来的衣服改改就穿了,这更让周围的人厌烦他们。
这也好理解,谁希望自己的邻居,是这样的人呢!要是某个要员住在这里,却不可能住在这里,但感觉就不一样了。
老头身体很好,还能骑自行车,每次去废品收购部买废品,都是骑着车子。父亲很同情他们,有时候送给他们一些食物,有时候也给那个老头一瓶酒,老头喜欢喝酒。
老头很心疼老伴儿,天冷、天热的时候,就让她在家,老头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出去拾荒,老太太就在家里把那些垃圾分成类,废铜烂铁放一堆儿,塑料袋子、塑料包装放一堆儿······攒够数量,老头就拿去卖掉,换了钱。
那年冬天,特冷,南方受了雪灾,东北也是天寒地冻。
岁数大的人就怕过冬,一个冬天过去,很多老人就掉队了。
老头病了,几天都没有出去拾荒了,打了很多吊瓶,也不管事。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大夫说回家养着比在医院更好,已经没有了医治的必要,人太老了,在家等死吧。
平时看着挺硬实的,却已是风烛残年,一阵微风,就会把微弱的烛火吹灭。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老头儿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几句嘱托,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
老头儿烧了百天以后,老太太突然来到我家,还抱着一个脏兮兮的枕头。
“这里面有东西,老头子活着的时候对我说的,他说要是走了,就去找前院的**家的**(指我的父亲),他是好人,会帮你的。”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撕开了枕头。
里面包着一个旧布包,打开是两个存折,都是工行的,存款加一起是六万多。这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了。
“密码是******,老头子告诉我的,求你帮我取出来,我不会弄,老头子说这钱够我去老年公寓了······”老太太哭了,似乎想起了老头儿活着的时候对她的好。老头有个远房的侄子,可是老头信不过他,担心他把钱花掉,不顾老太太的生活。也许人之将死,都有预感,他就料到会死在老太太的前面,才把一切都想好了,还那么相信我的父亲。
街道办事处帮助老人找了一家福利院,是国家兴办的。所有的钱都交给了福利院,福利院负责把老人伺候到死。
再也不用去拾荒了,老太太可以享几年福。走的那天,老太太穿得很利索,手里拎着个包裹,是全部家当。
老太太是哭着离开那个小仓房的,大概还很眷恋曾和老头儿一同住过。很多邻居也都出来送她,告诉她想回来看看就言语,大家去接她。
没有了往日的嗤之以鼻,只有祝福和泪水。
这就是普通百姓,最真实的样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