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3)第25-27课时《4 曹冲称象》教案 3课时
(2017-10-30 07:14:18)
标签:
《4曹冲称象》教案3课时 |
分类: 部编本二上教案 |
二年级
4 曹冲称象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课文按照“遇难题→议办法→讲步骤”的思路展开,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机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法学法】
本课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识字、品文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学习中,运用角色模拟及直观试验的方法,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称东西为了什么?
[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
生认读“曹、称”。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3.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4.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重视对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
5.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过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一些词宝宝也要和我们交朋友呢!
三、学习生字
1.[演示课件]出示生词,学生看课件自由读生词。
2.[卡片]学生领读生词。
3.提出词语中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
4.测读
5.男女赛读。
6.同桌赛读。
[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巩固生字词,享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四、指导朗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五、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1.写会生字、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过渡: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
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1.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2.师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
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1.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2.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3.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先个人自学。再小组讨论。最后集体交流。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学生自由读。
4.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5.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6.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7.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8.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9.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10.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
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11.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三、作业设置
叙述会称象三步过程。
一、复习巩固称象过程
指名叙述,查看掌握情况。
二、总结升拓。
1.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出示课件:
2.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3.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曹操听了直摇头。从上到下、公正的、不断地。
4.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5.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1.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2.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背诵第4段。
板书设计:
官员们
砍树(造称)
(宰象)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