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5)第44-45课时《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 2课时
(2017-04-12 00:46:53)
标签:
《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2课时 |
分类: 部编本一年级资料 |
一年级
识字5.动物儿歌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2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们有趣的活动情景,读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预习的习惯也逐步养成。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会认“蜻、蜓、迷”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造”等7个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引导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去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出示课文插图)
2.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3.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5动物儿歌》,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童谣,看图识字。
1.自由读儿歌,用“——”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儿歌,读词。
3.(出示词: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5.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蜻—青
(3)根据规律猜字:根据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认识其他小动物,说一说还认识那些带有虫字旁的词。
出示词语:蜈蚣 蚜虫 蝈蝈蚂蟥蛐蛐
6.继续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变一变等)
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1.看图说说,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吗?
“蝴蝶花间捉迷藏”,写花儿很美,蝴蝶寻花蜜。
“蚯蚓土里造宫殿”,其实是写蚯蚓在地下松土。
四、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儿歌?请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把儿歌读一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觉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学生再读儿歌)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
3.评选小擂主。
4.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五、作业延伸
学了这一课,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吗?课下,同学们可以观察一种小昆虫或一种小动物活动时的特点。
板书设计
识字5、动物儿歌
蜻蜓
半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
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儿歌有几句?(三句)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3个句号)
3、同学们齐读第一句
(1)蜻蜓干什么?(空中展翅飞)
(2)蝴蝶干什么?(花间捉迷藏)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句,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蚯蚓干什么?(土里造宫殿)
(2)蚂蚁干什么?(地上运粮食)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句,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蝌蚪干什么?(池中游得欢)
(2)蜘蛛干什么?(房前结网忙)
6、发现句式。
(2)仿写句子。
三、带动作背儿歌
1.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2.请同学们站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如果背会了小动物们就更喜欢你了。准备好,开始。
四、指导书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间、迷、造、运、池、欢”,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
2、生说提醒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描红并练写。
5、展示评价。
五、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1.读一读,记一记。
蜻蜓展翅
蚯蚓松土
蝌蚪游水
2.课后在父母带领下观察其他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试着用课文的儿歌形式编一编。
板书设计
识字5、动物儿歌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