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1 燕子》教案 两课时
(2015-01-12 01:12:00)
标签:
《1燕子》教案两课时 |
分类: 三下 |
三年级
1 燕子
【教材简说】
《燕子》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难点就在于怎样让学生学会这种“通过观察和想象能力来描绘这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这是本班学生所欠缺的,所以在课堂上要着重讲解。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冬天过去,春姑娘又来了。你能说说大地有什么变化吗?(自由说)
2.看来同学们昨天都认真观察了,从你们的发现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
3.板书课题,齐读。(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词
(2)读准字音:开火车读,要求个个过关。
(3)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7.拓展训练: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2.学生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
“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
“尖”上小下大;
“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3.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4.作业展示评议。
五、作业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2.背诵第一自然段。
3.抄写6个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燕子、聚拢、增加、稻田、偶尔
2.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什么?(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3.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学生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4.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
2.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活泼、可爱、机灵)
a.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b.“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掠”字好在什么地方? (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
c.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d.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
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写燕子停歇花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3.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a.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
b.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结合插图理解,想象)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回顾课文的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歇的顺序)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沾、圈、漾、倦、符、演、赞”认读、组词。
2.观察识记字形。
3.集体点拨范写:
“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
“倦”字的右下部分是“ ”,不要写成“巳;
“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
4.学生书写练习。
5.作业展示评议
六、作业超市(自选两题)
1.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鼓励学生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子。
4.阅读朱自清散文《春》。
板书设计:
1 燕子
外形
飞来
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