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梅香沁雪
梅香沁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13
  • 关注人气:3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两课时

(2013-10-23 02:03:52)
标签: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两课时

分类: 人教版二年级资料

14 我要的是葫芦

二年级  第八周   131022  星期二

【教材简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新课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这是一篇寓言性质、趣味地介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懂得葫芦的生长规律,一味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的故事。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读通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他们具有善于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所以我主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以及主人公前后心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2.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

2.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法学法】

变序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1.收集葫芦的图片和资料。

2.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图,同学们,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2. 教师简介: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

3.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指导“芦”的读音。(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词语。

2)识记生字

“藤、慢”结合同学名字中的字记忆。

“挂、哇”归类识字法记忆。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和第四段

1. 仔细观察这两副图,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你们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3.学习第一段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2)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很可爱?(细长、长满、雪白的、可爱)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3)指导朗读:哪个同学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读评议,齐读。

4)从刚才我们所读的这几句话中,你说出小葫芦生长的过程吗?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5)仿写句子:仿照第一段的结构,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4.学习第四段

1)过渡:经过了“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这样的生长过程,小葫芦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种葫芦的人应该收获了很多的葫芦,可是事与愿违,最后小葫芦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吧。(男生女生比赛读)

4)质疑: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5.开始小葫芦长的好好的,可现在都全落了。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 学习第二段

1)看到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出示:)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比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a.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

b.齐读

(4)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芦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a.怎样看才是“盯”?请生做个盯的动作。

b.“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请生自言自语的说说这句话。

c.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5)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吗?

3.学习第三段

(1)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a.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

b.再读读这两句。

(3)齐读二、三段,分角色朗读表演。  

4.真可惜,小葫芦都落了!这是不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所导致的呢?错在哪里呢?      (种葫芦的人错了,他错在: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5.叶子都落了,小葫芦也没了,种葫芦的人看见这个景象,会想什么呢?(生可自由发言。)

6.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①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②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7.小结: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三、续编故事

假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葫芦,叶子还是长满了蚜虫,他会怎么想?怎样做呢?让我们在小组里创编新的故事,然后汇报交流。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于是,他赶紧(……)。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四、指导生字

1.生读生字,正确掌握8个字的读音。

2.观察生字的结构。

1)相同偏旁的字:怪、慢

2)相同部件的字:挂、哇

3)相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字指导。

言——第一横长,二三横短且一样长。

每——指导写笔顺。

挂、哇——右边是两个土。

慢——右边中间是四字旁。

 4.学生练写。

5.展示评议。

五、作业

1.写生字和组词。

2.把这个故事和你们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长虫                落了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