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有效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013-05-07 23:49:20)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育教学 |
有效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字词的读音、写法或意义不大清楚,需去查字典,把正确的读音、写法和意义弄明白。学生查字典能力的高低以及是否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对他的自主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提出了相关查字典的要求。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提出“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提出“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提出“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因此,小学生必须学会查字典,并且要养成遇到问题,随时向字典请教的良好习惯,让这位无声的老师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讲普通话。
我在小学从教多年,发现一些小学生到了中高年级仍然不会正确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严重影响了学生查字典的能力,阻碍了语文学习。执教一年级初学查字典时,我进行了实践摸索,力求使学生牢固掌握音序查字法,为学生打好查字典的基础。
先谈谈教学准备和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字典要统一。教学时,如果学生使用的字典不统一,生字所在的页码就不一致,这样就会造成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提前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孩子购买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目前使用的是第10版。)
第二、要提前教学生认识千以内的数。因为在教学音序查字法时,学生在数学课上才学到百以内的数,而字典正文部分却有六百多页。学生认识了千以内的数,查字典时就能读出生字的页码,方便交流学习情况。
第三、要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汉语拼音的字母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安排了字母顺序表,语文园地六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在教学音序查字法前,我就引导学生复习字母表,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这样,查字典时学生就容易在“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
第四、要重视组织课堂教学。低年级学生初学查字典,很感兴趣。但速度快慢不一,因此教学时,除了进行学习目的性教学,采用适合于儿童特点的教法外,还要注意组织课堂纪律,在每个教学环节进行之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要求他们听从教师指挥,动作一致,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教学效果。
下面我具体谈谈我教低年级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的经验和体会:
一、明确查字典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查注拼音的六个字:
kuān
宽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字典。教学时,我首先复习了汉语拼音字母表。接着告诉学生学习字母表的用处,即以后练习写话时,如果知道了一个字的读音和意思,不会写这个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到它;如果在预习课文时,生字上注了拼音,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到它的字义。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把握认识规律,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从不会到会,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这样才能逐步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具体做法是:
1、传授知识。
字典,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于是,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字典的组成部分。使他们对字典有个全面而初步的了解,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接着,我从教材中,选用字义比较具体的“楼”作例字。讲清查字典的方法。我一边讲一边演示:先看“楼”字的声母l,让学生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它的大写字母L,再在L下找音节lou,lou后有一个汉字“搂”,告诉学生“搂”是“楼”的同音字,熟后的“307”是字典正文的页码。然后翻到正文307页, “楼”是第二声,在308页查到“楼”字。
这时,我挂出字典上关于“楼”的解释。
给学生讲①②表示这个字有两个意思。 “∽”是代替“楼”字的。我用一张写着“楼”字的小卡片,放在板书的“∽的位置上给学生看。说明这样写是为了简便,节省时间。讲完后,我就领着学生读了一遍解释。
2、揭示规律,指导实践。
我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按照查“楼”字的顺序,归纳出音序查字法的四个步骤,让学生掌握规律。
第一步:看声母,找大写字母。
第二步:找音节,查例字的页码。
第三步:查正文,找到例字。
第四步:按声调,查到生字。
这样,经过师生共同归纳后,就把音序查字法的知识系统,条理化,即便于记忆,又利于指导实践。
在学生认识了音序查字法的规律之后,我就让学生按四个步骤去实践,逐步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所以必须先扶着走,然后逐步放开。比如让学生查“舟”字,要求学生说一步查一步,直到全班学生都查到它,便学生初步掌握音序查字法的方法。有了这个基础,我又进一步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自己从字典中查书中要求的其他四个字,然后说出查字的方法。从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增强独立查字的信心。
3、针对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查字典时,必须根据教材的实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性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查字典时,必须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
就说怎样翻字曲吧。低年级的孩子小肌肉群还不很发达,翻字典的速度一般比较慢,因此在开始练习查字典的时候,就不宜提出快速查阅的要求。随着他们熟练程度的增加,再逐步加快速度。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翻阅的速度也是快慢不一的。有的较快,有的很慢。如果教师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只会一页页地翻。如果要查的字在280页,他从头一页一页地翻过去,那就很慢了。而有的孩子则很会动脑筋,查找页码的时候,先看百位、十位数再看个位数,就能很快地翻到所要的那一页。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个别的具体指导。
一般说来,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识字量不多,每次要求查的字不宜过多。有些字查到以后,估计学生看不懂注解的内容,教师还要带他们读一读,必要时还需作些讲解。作为训练的起步,低年级教师尤其要注意这方面的工作。
当然,在一篇教材中,可能有有少生字新词。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这些生字新词作一番分析,哪些是常用的,哪些是不常用的,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比较困难,哪些词义简单,哪些是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分轻重缓急,作通盘考虑,在指导预习、自学中,只要求学习重点,查几个关键词语或难读、难懂的词语。千万不能要求学生把所有的生字,新词都查一遍,这样既加重学生的负担,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4、在竞赛中获得持续前进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我们知道低年级孩子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更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孩子经过每天的查字典训练,需要一个检验,需要一种刺激让他们能总结经验,以便更有效,更积极的参与其中,用什么方式呢?可以不定期的开展查字典比赛。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
5、指导实践,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生初步掌握了音序查字法,还要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字典解决实际问题,放手让他们亲自去实践。
低年级要进行写话练习,在写话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不会写的字,先让孩子们用拼音代替,等全篇写完之后,让孩子们自己读两遍作文(实际上是让他们进行自我修改)。之后叫他们把作文交给老师。老师说可以了,这时让孩子们用字典把刚才的“拼音字”查出来,大部分“拼音字”学生是自己可以查到的,遇到举棋不定,或没有把握时向老师询问,然后老师帮其定夺。每当孩子们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字的时候,那种心情就像发现了新大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给学生以劳动的快乐。”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查字典学到新的本领时,那种快乐和喜悦会伴随他们学习成长的每一天。
如三八妇女节到了,学校布置了给妈妈洗脚的感恩行动,我让学生为妈妈洗脚之后练习写话,遇到不会写的字,孩子们就去查字典,有的孩子会端着字典找老师请教,自己查的字对不对。
6、培养学生使用字典的良好习惯。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需要长期的努力。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无意注意还在其主要作用。而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更容易分散,自我意识较薄弱。指导学生查字典,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养成他勤于查字典的良好习惯。每天在写字的时候,再查查字典,动静结合,既给写字加点作料,又给查字典提供了每天练习的途径。实践证明,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学生的查字典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要经常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字典,经常表扬那些勤于查字典的同学,为他们树立榜样。遇到学生不理解的生字,课堂上师生一起查字典,每个人都亲自经历查字典的过程,学生自觉使用字典的好习惯就一定会形成。
把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学生就会亲近汉字,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