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季》教案 两课时

(2012-11-16 00:12:54)
标签:

《2四季》

教案

两课时

杂谈

分类: 一年级

一年级  第十一周  121116 星期五

2 四 季

【教材简说】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学会“竖弯钩(乚)、横折弯钩”两种笔画,认识“方框、禾字旁、雨字头、月字旁”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几幅图怎么样?(播放四季景物的课件,然后定格四幅图。)

2.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教师板书春、夏、秋、冬)

3.揭示课题。

师: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学生答后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强调:“四”为平舌音)

      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二、初读课文,认字读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2.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把它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生字。(自读、同桌互读)

    2)检查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说、是”是翘舌音,“叶、圆”是整体认读音节。)

    3)去掉拼音认读。

    4)把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

    3.识记字形。

    1)认识新偏旁:方框、禾字旁、雨字头、月字旁。

    2)同位交流识字方法。

    3)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如:

    ①形象识记:“叶”。

    ②加一加:+火=秋  月+土=肚。

    ③比一比,记一记:让学生找一找与本课生字相像的熟字,在比较中加深记忆。如,是—足;惊—就。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学生倾听。

    2.学生练习朗读。

    要求:①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有4句话)

          ②读后,说说你的感受?(初步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全班交流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七、儿、九、无。认读;组词。

2.认识新笔画:“竖弯钩(乚)、横折弯钩”。( 两个笔画均为一笔写成,折角要写得圆润)。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

    4.师示范写,学生书空。

    七:可以编口诀记忆形和义:“十字一竖向右弯,它比十要少上三。”

    儿:起笔为竖撇。

    九:第二笔为“横折弯钩”。

    无:与“天”不同,最后一笔是“乚”。

    5. 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要提示学生按笔顺书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及笔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认读字词

    1.认读生字词。

对话 说话 是的 秋叶  画圆 夏天 冬天 下雪  肚子  就是

2.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熟读成诵

    1.过渡:我们知道一年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课文中对四个季节的描写都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感受一下每个季节的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感悟第一句话(也即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2)观察图片,说说小草的样子?(小草冒出小芽,尖尖的。)小鸟呢?

    3)师:多美的小草。“草芽尖尖”应该怎样读更好呢?(通过体会草芽很轻、很嫩,所以读起来声音要轻一些、细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小草的柔美。)

    4)再指名读,评议。

    5)赛读,齐读。

    6)师;春天到了,除了小草,还有什么?仿照课文说说。

      出示:          ,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他对    说:“我是春天。”

    7)过渡:春天过去了,哪个季节又来了?(夏天)

    4.交流感悟第二句话(也即第二小节)。

    1)指名朗读。

    2)观察图片,说说荷叶的样子?(荷叶圆圆的。)青蛙呢?

    3)师:多美的荷叶。“荷叶圆圆”应该这样读更好呢?

    4)再指名读,评议。

    5)赛读,齐读。

    6)师;夏天到了,除了荷叶,还有什么?仿照课文说说。

      出示:          ,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他对    说:“我是夏天。”

    7)过渡:夏天过去了,哪个季节又来了?(秋天)

    5.仿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小节。

    1)指导读: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出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2)让学生做“鞠躬”“肚子一挺”的动作;“谷穗”是什么?为什么要弯弯的呢?谁来做个顽皮的样子?“顽皮”就是十分调皮。

    3)模仿说话:                   说:“我是秋天。”

                                       说:“我是冬天。”

    6.回归全文。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所写的事物是每个季节有代表性的事物。如,草芽是春天特有的,雪人是冬天特有的。)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热情奔放;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

    2)分角色读。

    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事物?

    4)练习说话:“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谁“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

    7.课文表达方法

    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

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感受。

8.练习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2.总结:师:小朋友们,四季真美,我们以后要保护大自然,使四季更美。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画一画,并在旁边写上自己喜欢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