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反思
(2011-03-16 22:36:02)
标签:
《葡萄沟》教学反思杂谈 |
分类: 教学资料二2 |
今天,曲阜语文教研室的郭鲲主任来我校督导低学段语文教学工作,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督导活动,也得到了郭鲲主任的细心指导。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0课《葡萄沟》,这节课,自我感觉不是很理想,由于自己的课堂语言琐碎,在理解第二部分时,用的图片较多,孩子们只是在欣赏图片,没有真正做到把精神放在课堂上学习,导致了课堂是效率较低,没有完成我预期设计的教学任务,是一节遗憾的课。虽然郭鲲主任给了我较高的评价,但我认识到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以后要加强对课标、教参书的学习,真正做到精细理解,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下面就我上的这堂课的思路谈一谈。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全篇课文:
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去葡萄沟里看看,整体感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通过玩汉字魔方的游戏进行识字,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3.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进行感情朗读,在葡萄园里真切感受对葡萄的喜爱之情,并再创情境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体会到葡萄沟的物美情更美。
首先我设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从学习一开始就抓住“葡萄沟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这个问题展开学习,没有把课文肢解,逐段的分析讲解,而是以游览的形式走进去,走出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采用演示、图片、朗读、比较,等手段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
第二自然段语句优美也是课文的重点,我就让学生读第二段葡萄园部分,结合图片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让学生展开想象,并通过反复地读使学生去感受葡萄成熟时的美;当讲到句子“如果……准会让你吃个够。”时,提问:你们从哪儿体会到了“热情好客”?学生从“准”“摘”“最甜”“吃个够”等词很自然体会到了葡萄沟人的人情美。
在第三段的学习中,对制作葡萄干这一段比较难理解想象的文字,让学生观看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视频,学生对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就理解了,能顺利地介绍出葡萄干的制作方法,但对“阴房”及“流动的空气”还较生疏,老师应该结合课外收集的图片资料加以解释、说明。
4.在课文快结束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因为这儿的水果多;因为这儿的葡萄美;因为这儿的葡萄干色鲜味美,更因为这儿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所以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而解决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葡萄沟里走了一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自然流露出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不足之处:
在课堂评价反馈方面没有掌握对孩子课堂语言的及时评价。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