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话题作文05话题“数字化时代的深度学习”

(2025-06-06 21:47:26)
标签:

作文

分类: 作文指导

科技话题作文   05 话题“数字化时代的深度学习”

【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数字化时代的海量阅读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阻碍深度学习。有人却不以为然。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数字化时代的海量阅读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阻碍深度学习,另一种则不认同。实际上,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信息的获取与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于海量阅读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探讨。有人认为,数字化时代的海量阅读无疑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成为深度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而有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海量阅读实际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有助于深度学习的开展。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实则各有其合理之处,也各自反映了数字化时代阅读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具体分析,海量阅读是认知的双刃剑。一方面,信息的过载可能导致学习者在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感到力不从心,增加了认知负荷;另一方面,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方式也可能削弱学习者的深入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得深度学习变得困难重重。然而,将海量阅读简单地视为认知负荷的源头,未免过于片面。事实上,海量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它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丰富的案例,有助于学习者构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识体系。关键在于,学习者是否具备有效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在海量阅读中保持专注和深度思考。而深度学习是海量阅读下的新机遇。在数字化时代,深度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海量阅读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此外,数字化时代还催生了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和工具,如在线课程、学习社群、知识图谱等,这些都有助于学习者在海量阅读中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和知识建构。

写作时,由材料提出观点,数字化时代的海量阅读既带来了认知负荷的挑战,也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然后指出正确的态度,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和利用好这一资源。一方面,我们需要提高信息素养,学会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避免被无关紧要的信息所干扰。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即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理解和分析所读内容,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运用。最后重申论点,强调充分利用海量阅读的资源优势,培养信息素养和深度阅读能力,以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

这个作文在命题上与今年高考新一卷的作文题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在新环境下讨论老问题,新瓶装旧酒的题目,这是2024年高考的作文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2024年高考题,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新背景下讨论“问题的多与少”这个老话题, 而这道题,则是在数字化时代现“海量阅读”“开卷是否有益”的这个老话题,要求 学生老话题要写出结合时代的新答案,考查的是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对老问题的思辨能力。

因此,学生在写这个作文的时候,要像写2022年北京卷作文“学习今说”那样:古人说, “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 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关键是写出今天学习与古人不一样的地方,关注点,应该放在“今”说之下。

而这,恰恰是要了大部分学生的命。

因为大部分学生对于素材的理解,往往仅仅停留在机械积累和简单搬运上,我想大部分学生一定积累了很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素材, 但从来没认真想过读书多是否真的有益,又有益在哪里。

这种理解,对付一般作文还则罢了,因为学生只要把准备的素材、名言、例子往作文中一摆,然后直接做出“因此,我们要多读书,勤读书,开卷有益”之类的结论就可以, 反正现在大部分议论文评价标准,也没有让学生论证这一项,论据排完之后直接写结论,也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但是,当面对这种增加了时代,特别是新时代背景要素的作文,却显得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了,因为这首先考查了一个学生对于新时代下旧理论是否还具有有效性的反思能力,也就是说,在数字化时代,读大量的书,是否还是像以前那样,有百益而无一害呢?

这就涉及到对于两个时代的本质特征的把握问题。

古人为什么那么推崇“海量阅读”,认为“读书破万卷”,一定“下笔如有神”呢?  这是因为古人生活的时代,本质上讲,是一个信息极端匮乏的年代,那个年代,书是稀有 品,看书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的一种高端享受,古人讲“学富五车”,但实际上“五车”也  装不了太多的书,因为古代的书,往往是写在竹简上,竹简上又写不了多少字,有人推算, 一部《史记》,写在竹简上,就能装一车,因此,学富五车,也顶多是看了五本《史记》 这个篇幅的书,这个阅读量,大部分中学生都能达到,但是在古代,却是学识渊博的象征了。

但是,到了数字化如此发达的今天,一切都不同了。与古代匮乏相比,今天是一个信息极端膨胀的年代,我们每天打开手机,就是在获取信息,本质上就是在阅读,因此,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今人其实大部分都能达到,只要我们不在乎这个“卷”的品质。

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读书破了万卷,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下笔如有神”了吗?并没有,而且,与数字化时代之前的阅读体验相比,我们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海量阅读”,不仅没 有充实我们的大脑,有时候反而让我们感觉自己的大脑更加空空如也。

按照《2023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中的数据,2023年,中国人日平均上网5个 小时,这五个小时的获取信息,广义上讲,就是在阅读,但是,每天5小时的“阅读”, 又让我们收获了哪些知识,形成了哪些深度的认知呢?要知道5个小时,如果换算成阅读 时长的话,够我们读完一本二百页的书了。

可是我们的感觉却是一无所获,四五个小时往往在手机的刷动间,弹指一挥,便烟消云散,放下手机,甚至会产生刚刚过去的几个小时我们是否真的活过这样的虚无感。因此,我们不禁怀疑,/“海量阅读”,在信息时代下是否还是获取真知的有效途径,不分青 红皂白的“开卷”,在数字化时代下是否一定是“有益”的呢?

这个时候,我想大部分学生就已经能够得出自己的答案了。并不是,在信息匮乏的时代,开卷的确有益,因为信息的过于稀缺,导致你能读到的“书”,往往已经经过了筛选, 其中的内容,一般是“有益”的,但是信息爆炸的年代却不然,当今这个时代,人人都有 发布信息的权力,你只要有一部手机,你就可以在网上无限灌水留言,因此,在这个良莠不齐的信息时代“海量阅读”,你又怎么能够保证自己看进去的内容都是“有益”的呢?

而且,更关键的是,我们在信息时代下阅读,即使假设看到的东西都是优质的内容,其阅读效果,依然会比不上传统阅读。这又是和解呢?这是因为,数字化时代下的海量阅读,往往呈现“东拉一条,西来一句”的碎片化状态,阅读可以碎片化,可是你只有一个你,人是不能碎片化的,阅读其实是一个人主动集中注意力,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但是数字化时代下我们的阅读,往往却不是主动的建构,而是被动的投喂,算法会投我们所好,不断地给我们投喂同质的信息,让我们深陷在信息茧房里,而如果我们深陷在这样的“茧房”之中,即使接触到的是海量的信息,却往往只是同质的信息拷贝,这样 的“海量”,又有何意义呢?

因此,作文材料中说到“海量阅读”影响的不是人普通的学习,而是“深度学习”,  什么叫“深度学习”,就是一个人去除燥气,潜沉下来,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被投喂信息, 而是主动的获取信息,并在获取信息后进行深度思考,对一个问题产生系统性的认知与独 见,而这些,都不是互联网碎片化、肤浅化、娱乐化的阅读能够提供给你的,游手好闲的学习,有时候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强到哪里去。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不以为然”呢?因为说到底,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它是中性的,碎片化、肤浅化、娱乐化的阅读其实并不是数字化、互联网阅读提供给我们的, 而是我们自己在互联网上阅读时碎片、肤浅、娱乐,因此,工具就是工具,脸丑莫怪镜子, 到底能不能做到深度学习,其实不取决于互联网,而取决于我们自己。

【参考立意】

1.在数字阅读中实现深度学习。

2.把握认知负荷与深度学习的双重变奏。

3.借助海量阅读的资源优势,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

【范文示例】

数字化浪潮下的海量阅读,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我们仿佛置身于  一个信息的海洋之中,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对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海量阅读无疑给学习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认知负荷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处理能力。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我们往往陷入迷茫与焦虑之中如果无法有效地筛选和整合这些信息,缺乏正确的处理方法,海量阅读很可能会成为学习者的认知负担,阻碍深度学习的进程。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海量阅读为深度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全球各地的信息与知识紧密相连。这些信息不仅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还包含了各种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如程序员在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时,通过海量阅读相关的教程、博客和开源项目代码,不仅迅速掌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库,还深入了解许多最佳实践和前沿技术。这些丰富的素材和实践经验,会促进他对编程语言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海量阅读还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化时代,学习者需要具备独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海量阅读正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在海量阅读中实现深度学习并非易事。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够正确地筛选和整合信息,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同时,学习者还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能够在海量阅读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和需要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海量阅读中汲取营养,实现深度学习的发展。

因此,数字化时代的海量阅读对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和深度学习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元的。它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关键在于学习者如何正确地应对这些挑战,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变化与挑战。让我们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勇敢地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共同开创深度学习的美好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