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27天任务《春江花月夜》

标签:
高考 |
分类: 诗词文赋 |
第27天任务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yàn)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ng)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pin)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n)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 芳甸:花草茂盛的原野。霰: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青枫浦:即双枫浦,在湖南浏阳南。裴回:同“徘徊”。文:波纹。乘月:趁着月光。
本诗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种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易错字填空]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6.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8.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直接性默写]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6.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8.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9.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情境性默写]
1.《春江花月夜》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异曲同工的一句是“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张若虚孤身漂泊在外,因此诗中描写的明月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皎皎空中孤月轮”一句便是明证。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处处春江皆在明月朗照之中的句子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由江面到天空,描写出辽阔旷远、空明澄澈的景象。
5.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体,其中以人与月比较表达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哲思的诗句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6.《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7.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两句,表面描写春天将尽、江月欲落的景象,实则表现游子在外漂泊时间之久,思归之切。
9.《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两句写月亮照耀在思妇的楼上,月光落在离人的妆镜台。
10.《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写月光无处不在,让人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