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被称为3.25新政的深圳楼市调控政策究竟对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市场目前给出的反应是,各种预测性的文章和沙龙开始多起来。在日前于龙光城举行的3.25新政临深片区影响力论坛上,与会专家的一致看法是,在深圳楼市调控利空与惠州、东莞等去库存利好对冲下,加上临深片区楼市房价与深圳房价比较还处在相对低位,深圳即便下跌,临深片区部分区域价格将会整固甚至出现微涨,但片区分化是大概率事件。
临深片区出现在深圳人的生活中,是资源配置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典型事件,深圳人多地少,还是一个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市场,因此,这些年来市场供求一直存在矛盾。随着这些年以来深圳房价持续大涨,深圳刚需置业门槛飙升——仅80平左右的2-3房,原关内(含部分原关外热点片区)在500万原关外在300万,深圳购买力外溢是水到渠成的事。一直认为,临深片区楼市的大热不是什么坏事情,深圳从民间到府衙都应该主动地去拥抱她,一是它可以解深圳高房价之困;二是它可以解深圳土地不足之困,深圳工作,居住莞惠,同城模式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放大到更高的一个层面,临深楼市的发展还将成为深莞惠一体化的一个样本。
深圳的临深片区楼市走的是当年广州番禺楼市一样的道路。如果你问最多新广州人或白领聚居的区域是哪个?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番禺”。是的,新广州人成就了番禺,也成就了华南板块和洛溪板块,华南板块更是成为中国地产的明星,涌现出祈福新村、碧桂园、奥园、星河湾、雅居乐等大盘典范。如今虽然这两个板块都已趋饱和,但番禺楼市正风华正茂。深圳人口和GDP和广州相若,甚至略胜一筹,但面积只有广州的四分之一,因此,在深圳周边更有条件涌现出一个甚至多个华南板块和大盘典范。
由此可见,尽管短期内深圳客户很关心深圳调控政策对临深楼市的影响(毕竟9成以上为深圳人购买),担心深圳楼市出现波动,临深楼市唇亡齿寒,但短期观望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其实,深圳新政主要是对在深购房的资格和资金上对投机者围追堵截,对于深圳人去临深置业并未设置障碍,因此,影响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在货币贬值通胀抬头全国人民都在打一场资产保卫战的大背景下,房产仍是最好的投资标的。深圳3.25新政围剿首付贷、众筹购房等金融杠杆配资的房贷业务,打压深圳炒房投机行为,深圳房价或会现波动,但对临深楼市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机会。
不过,临深片区是一个太大的概念,深莞惠一线都被纳入到这个概念中,于是,莞惠一些与临深片区毫无干系的项目为追求深圳客也使劲往这个概念上靠,因此,未来临深片区楼市必然会出现分化,真正的临深楼盘至少应该具备如下条件之一:一是一小时生活圈,下高速公路3公路范围内为好,片区新盘聚集;二是城轨、高铁、地铁沿线,离车站最好不超过1500米距离;三是如果做不到前二项,就必须是超级大盘,自有配套来弥补公共配套之不足。
目前的临深楼市最大的问题还是配套跟不上,在深莞惠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既要相信政府又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因此,在目前的比拼中,大盘几乎完胜中、小项目,这是因为大盘不但有品牌、规模、实力背书,且易受到政府的关注,而自身对交通、医疗、教育等也会有大手笔投入,当年广州华南板块多个大盘的成功,就是因为自办公交线路,自办学校、医院甚至邮局等,因而顺利的突围。放眼当前临深楼市,目前龙光城走的是大盘大城大深圳的路线,与当初广州华南板块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深圳东进的号角之下,大亚湾、惠阳等临深楼市机会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