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平衡协调的
(2021-04-28 16:35:56)
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其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平衡协调的。本我在于追求自己的生存和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动力。超我在于监督、控制自我的行为,使人不致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良心,以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对上要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吸取原我的力量,处理、调整和满足原我的欲望,对外要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平衡。例如,一个成年人遇到一个有吸引力的异性,原我可能不顾一切地要和对方发生性行为以求性欲的满足,但超我以严厉的道德观念给以监督和控制,外界现实也不准许这种盲动。自我就要考虑到不违反社会道德标准,酌量现实情况,或暂时压抑原我的愿望或延迟这种欲望的满足,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向对方求爱。这样就保证了人行为的合理性。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在原我和超我之间以及原我和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会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自我在成长中逐渐发展了一种功能,可以在人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来调整一下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督可以接受,同时也可使原我的欲望以各种恰当的形式得到满足,从而缓和、消除焦虑和痛苦,这就是精神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有好多种,正常人和心理病人都在运用。运用得当,可暂时使人痛苦减轻,防止精神崩溃;运用不当,可使人掩饰自己的缺点而失去自知之明;运用过度,就会表现为病态的心理症状了。
常见的精神防御机制有以下几种:(1)潜抑:把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叫做潜抑。虽然这些欲望和动机没有消失,但人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感觉不到焦虑和痛苦。(2)否认:把引起焦虑和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掩耳盗铃”就是指的这个机制。很多人突然听到亲人死亡或其他不希望发生的灾难时,会在短时间内否认有此事实发生,以减轻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但如果长时间内仍坚决否认,就是否认机制出现病变了。(3)外投射:把自己的不良动机或恶意投射到别人身上,断言别人有此动机以免除自我责备的痛苦。日常生活中常见到有人老是批评别人吹牛拍马,而看不到正是自己最专于此术。神经症病人把自己幼年性欲望投射到成人身上。(4)内投射:把别人的欲望、观念不自觉地吸收成为自己的并表现出来,称为内投射。子女对父母的态度通过内投射机制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5)置换:把对某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所谓迁怒就是这个机制,通过迁怒可减轻这种情感造成的痛苦。(6)退行:当人们受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得的成熟的态度和行为模式而使用以往较幼雅的方式来对付挫折并满足欲望。这个机制叫做退行。有的正常人在遇到困难无法应付时,便觉得身上的“病”加重了,需要休息,回到被人照顾的早年生活中去,便是不自觉地应用退行机制。性变态病人用幼儿性活动方式来获取成人非常态的性满足,像小儿一样在异性面前裸露生殖器,就是病态退行的例子。(7)合理化:不承认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需要和欲望,因为这些动机、需要和欲望是自己的意识所不能承认、不能容忍的,所以找个其他正当的理由来辩护,以免除内心的不安。这个机制叫做合理化。鲁迅笔下的阿Q受人欺侮打骂后,气愤不过,无力反抗,说一声“儿子打老子”把对方贬低为儿子,也可得到精神上的胜利,减轻内心痛苦。(8)反向形成:内心里有一种欲望或冲动,承认了会引起内心不安,于是表现出相反的欲望或冲动,称为反向形成。在恐怖症中,有的病人内心希望接近异性,反而表现出对异性的恐惧,就是这个机制的过分使用。(9)代偿:身体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人可在别的方面,力争得到发挥,使自卑心理得到代偿,以解除这些缺陷带来的诸种痛苦,如失明的人可努力成为音乐家。(10)转化或躯体化: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了焦点和痛苦,歇斯底里的躯体症状就是这样。病人对躯体症状持冷漠的态度说明这些躯体症状避免了无意识原因引起的精神痛苦,从中得到了好处。上述的精神防御机制是最常见的,实际生活中远不止这些以上是正统心理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弗洛伊德用这些理论解释了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分析疗法的原理、梦的形成以及正常人日常生活中失误言行的内在原因,另外还解释了宗教的起源和文学艺术家灵感的来源等等,成为解释人类各种行为的心理分析学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