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缺少爱的儿童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心理发展不健康,在生活中没有安全感的儿童总是以各种办法来引起大人的关注,或者是学习特别用功,希望大人表扬;或者假装生病,让大人来关心;或者做坏事,使大人操心等等。这是他们的心理“小伎俩”。女儿写的一封信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报道,大致内容是这样的:阿君是一个高32中生,家境富裕,父亲是一个生意人,母亲是一个酒店的公关经理。父母工作很忙,平时很少有时间和阿君相处,常常是阿君入睡后,父母才回家,而阿君上学后,父母却还没有起来。更加令阿君烦闷的是:父母经常忙得忘记了她。当她好不容易盼到一个周末或节日,想和爸爸妈妈逛逛街、上公园,他们总是有应付不完的约会。她只有一次一次的失望。每次当她提出这样的要求时,父母就只懂得塞钱给她,五百,一千,多少都无所谓,叫她自己去玩。但是对于阿君来说,钱并没有什么意义,爸爸妈妈的关怀和爱护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阿君便有意无意地用一些很反叛的行为来使父母注意她。她经常乱发脾气,打烂东西,在家里闹别扭,但父母却以为她又花光了钱,只是给她钱安慰几句就算了。这样一来,使得阿君认为爸爸妈妈一点也不爱她。而从其父母的眼光来看,阿君是心中的宝贝,她要什么,无论怎样的要求,都要尽力满足。他们拼命赚钱,也主要是为了女儿生活过得更好一些。直到有一天,收到学校班主任老师的警告通知才了解了女儿的近况。原来这段时间阿君结识了几个朋友,他们放纵、贪玩,经常出入迪厅、酒吧,与一些社会青年混得很熟。一次,他们把平时很少出去玩的阿君带到一间酒吧消遣,并介绍了一个叫“阿彪”的小混混给阿君认识。他们喝酒、跳舞,阿虎向阿君说:
“你以后别那么胆小了,多点出来玩嘛。” “谁说我胆小,我什么都敢做。”阿君的脸涨得通红。
“是吗?那我们打个赌,你敢在对面超市偷一罐啤酒出来的话,我就认你做大姐。”
不幸的是,阿君没能完成任务,一个小时后,她与父母在保安那里见面了,父母才明白了一切。阿君在她的作文《给父母的一封信》里写道:
“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不再是一个只要买玩具和吃好东西的小女孩了,我需要你和爸爸的关心和爱。你们每天只是赚钱,忙于自己的事业,就没想到我也是你们培育的花朵,需要花时间?妈妈,我不是要钱,我只希望你多陪陪我……”
青少年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独立感和自尊心。他们渴望周围的人关注自己、重视自己,常常希望通过一些事情来引起父母对他们的注意。我们似乎都有这样的经历,当父母较少关心自己时,我们总是想通过做一些事情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们或者是表现得很好,学习认真,多做家务,让父母表扬自己;或者是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生病或装病,让父母关心自己;或者干脆干一些坏事,让他们转移注意力,心里想:“反正你们不管我,不关心我,我就偷你们的钱,让你们变成穷光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