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发病原因
(2016-02-26 22:47:53)
(六)心理、社会因素在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与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1.心理动力学理论因素这种理论认为,强迫症是病理性强迫性格的进一步发展造成的。由于防御机制不能处理好强迫性格形成的焦虑,于是产生强迫症状。比如,表现为墨守成规、优柔寡断、过分仔细、苛求完美、力求准确等。多数青年患者非常爱干净,他们个性顺从、办事认真,成人患者一般时间观念较强,遵守纪律和制度,遇事过于谨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亦有16%~36%的病人没有强迫性格。
2.学习理论因素强迫—冲动性障碍(OCD)的产生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患者将焦虑与某一特定的心理事件联系起来;第二阶段,患者做出一些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如果这个动作进行起来,又加强了仪式动作的重复,由此循环强迫动作便产生了。某些思维或想象也可能与缓解焦虑有关,却最后导致了认知上的强迫症。
3.家庭教育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刻板的、教条的、严厉的,容易使患者成年后对自己过分苛求,追求完美,过分的约束和不宽容。科学家认为,在孩童时代受到家长的严厉管制而无法适时表达个人喜怒哀乐情绪的人,很容易形成强迫症。这些孩子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而且处处受到父母管制,所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再加上他们找不到倾诉的朋友,最终变得沮丧和失落。为了把埋藏在心里的苦楚发泄出来,他们便选择了不停地整理房间等做法。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一习惯,那就形成了洁癖。孩子一旦患上了洁癖,当面对挫折时,就不会向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寻求帮助,而是一个人承受压力,他们常常在家里不停地那就形成了洁癖。孩子一旦患上了洁癖,当面对挫折时,就不会向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寻求帮助,而是一个人承受压力,他们常常在家里不停地忙碌,或洗衣服,或对屋里的东西擦了又擦,以此来排除心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