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心理培养孩子心中自画像

(2015-06-03 00:12:14)
标签:

育儿

自画像

孩子

大人

健康心理

     每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一幅自画像,画着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幅自画像,是按照别人是怎样看自己、怎么评价自己而不断完善的。小孩和大人一样,心里也有一幅自画像,表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有一幅好的自画像,能使人每天生活得愉快、幸福。
      孩子的自画像是怎样形成的呢?这里,父母和周围的大人对其所使用的语言起着很大作用。比如,父母训斥孩子的时候,总是说:“你小子没出息。要不是没出息,怎么会这样?”日复一日的类似语言教育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大概真的没有出息。日久天长,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悲心理。其实,孩子总是希望大家说他好。希望大家说他聪明伶俐、逗人喜欢。同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富有魅力,时间一长,也会形成孩子的自画像,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将来是一个不错的人。
        原则上,父母和他人不应该用表示本质不好的语言来训斥孩子。批评孩子,只应该批评其行为,而不是批评其人格。倘若把“没有出息”、“笨蛋、愚蠢”之类的话,改成:“你是个好孩子,乖孩子。不过,你刚才的做法是不对的。”之类的委婉温和的话语,其教育效果就不一样。孩子既不会因此而沮丧,也不会因此而毫不在乎。一旦孩子熟悉了和大人的交往方式,孩子就会处于一种容易形成良好的自画像的环境之中。所以,大人(或教育者)应该细心地运用语言,以便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