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个案分析
(2014-03-28 00:33:06)
标签:
个案理素自心理治疗自我激励攻击性杂谈 |
背景材料:家庭状况:父母离异,冯某与8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年迈的奶奶根本无法照顾他,父亲只管在外开心,根本不让儿子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使冯某疏远了集体。身体状况:消瘦,有时有头疼现象。第一次(一)班上表现:常迟到旷课,对学习不感兴趣,从不完成作业,成绩差,不愿与同学交往,常为一点小事冲动,推人、踢人,常烦恼,爱流泪。
原因分析:感情上受到重大打击。因冯某的父母离异,使他出现情绪上的剧烈反应并导致情感加重。自尊心受挫,因他贪玩不认真学习,常被同学歧视,被老师批评,因伤害自尊而产生一种失落感。小学受不良性格影响。父母从不关爱他,只管自己吃好玩好,致使生心他内心造成惟我独尊的自私狭隘的思想。理素质的
矫正措施:发展我知道冯某的症状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因此,我采用了与培“支持疗法”。养研不用抱怨的心态对他,多与他足膝谈心,陪他做一些喜欢的事。在行为上,他常缺乏学习用具,我常送他一些。有时未吃早餐上课,我就递给他一个馒头。由于自卑、孤僻,他更需要尊重,所以我带头且发动全班尊重他。还常家访,与他的家长配合,努力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四、效果他对班集体活动偶尔参加了,有时能做一点作业,虽然错误多,但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有时还能举手发言,平常也敢抬头面对老师、同学了。第二次(半期以后)
一、班上表现常迟到,不爱学习,偶尔交作业,学习较差,从不发言,与同学相处不好,常发脾气,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有时打人、骂人。小二、分析问题学生心家庭因素造成他情感上的孤独、悲伤,使他总是心事重重。理素自身学习差,同学有时看不起他,有时老师责备他,使他自认质为不如人,不受老师重视而产生一种失落感。的发展与培三、矫正措施养研让他参与集体活动,且尽量让他发挥特长,哪怕只是一次机究实会,也让他尝试成功,这样增强自信。验 作业不让他全部完成,只要求完成40%、50%、60%,如完成得好,对他进行表扬、奖励。给予他多一些关爱,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
效果冯某逐渐喜欢站在老师的身边了,与老师和一位干部同学成了朋友,他还把自己仅有的两角钱捐给了班上,学习有一点进步,对集体活动有兴趣了。第三次(一学期后)个案研究篇一、班上表现有时完不成作业,上课精力不够集中,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1.平时穿着不整洁,常被扣分,造成心理上自卑。
2.面对干部同学和老师的指责,他的攻击性无法表现,于是种攻击性则转化为抑郁心理。
矫正培养研1.让冯某与小学生行为规范交朋友,逐条落实要求。
2.教育他经常用“我能行”“我并不笨”“我要向别人那样努力” 验进行自我激励。
效果:作业能完成,也愿意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性格开朗多了。
前一篇:心理学故事:应变
后一篇:太原心理医生:用心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