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
2009年3月,新学期开学不久,太原一所初中的老师惊讶地发现,下课后学生们竟然谈论操办婚礼、买房、生小孩,津津乐道的话题。经过老师仔细询问后发现,全班将近一半同学在假期都通过网上的“虚拟结婚”,拥有了一个“老公”或“老婆”。
其实经常上网玩网络游戏的人早已见怪不怪,还有有真正婚姻的成年人也玩这游戏,不过孩子们玩和成年人玩起来认真程度不相上下,在网络QQ聊天中,我们会发现13、4岁的孩子叫亲爱的、老公、老婆等等。
“网婚”和现实生活中的婚姻最重要的一个相同点,就是它们都需要经济基础。在现实婚姻中,新人买房子、买结婚戒指、拍摄婚纱照,都需要钱。在虚拟婚姻中也不例外,这些东西都是以用钱购买游戏点卡的方式来支付的。从开始申请结婚登记到租用礼堂、购买婚纱,再到布置新房,整个过程根据购买物品的价格和豪华程度的不同,价钱在100至1000元不等。而“婚后”要维持一个“家”,还需要不断地投资,购买各种家庭生活必需品,而这些支出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中学生扮演“成人”角色应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这很大程度上跟当前的社会环境有关。网上社区则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而逼真的婚姻生活,让他们能体验到成年人的生活。
责任是维系婚姻的重要因素,但在“网婚”中可以随意结婚、离婚,这很容易让中学生对婚姻产生认识偏差。他们很容易沉溺于网络婚姻,分不清网络的虚拟世界和现实,荒废学业。一旦“婚姻”失败还会给他们带来心灵创伤,圆成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师成向东指出:中学生中流行“网上结婚”,家长只宜疏导,不宜粗暴干预。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有叛逆心理,渴望独立,他们也渴望体验成人的生活。
但涉世未深又往往使他们分不清虚拟的网络和现实。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婚姻知识教育,大可不必把孩子“网上结婚”视为洪水猛兽。其实网上为孩子的危害不只是什么网络婚姻,网络婚姻比起暴力游戏带了的负面影响差多了,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已经成了首要问题,应从2个方面根本抓起,在上海、北京、杭州对网吧的管理相对来说做的不错,成人没有带身份证绝对不能上网,笔者在杭州因定飞机票上网,因没有带身份证虽然遭拒,我其实敢到很高兴,好像韩国实行实名制上网,我看搞得就不错,虽然带来隐私暴露的问题,但也能起到杜绝为成年人上网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来一个成人上网身份识别系统,不输入成人身份就不能上网,我还想奉劝那些不懂电脑、还听信孩子上网学习的家长,在家一定不要多给孩子上网单独玩的机会,还有象山西、河南等地的监管部门,一定要对违规网吧加大处罚力度。社会、家长齐努力,把孩子上网玩网络游戏当成都等大事来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