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快去看看小宋吧。”三位女学生带着焦虑紧张的神情迎面而来,轻轻地告诉心理咨询师老师,“小宋有事要告诉老师,请老师赶快到宿舍来。”
心理咨询师来到宿舍时,发现班主任也已经到了。心理咨询师看到了斜靠在床头的小宋。这是一个清瘦、白皙的女孩,头发零乱,眼角还有泪痕,目光游离,表情僵化。“小宋,你好,我是心理咨询老师,你有什么话对我说吗?”
过了许久,小宋才在室友的协助下缓缓地开始叙述她昨天的遭遇。昨天是周日,上午9点左右,小宋到学校附近的区文化宫图书馆读书。她找好座位,把东西放好后就到二楼女盥洗室上厕所。当时二楼没有其他人,上完厕所时,只见女厕外面有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带着深色的口罩,小宋以为是厕所清洁工,没有考虑很多就直接从女厕大门走了出来。当小宋从女厕大门走出时,只觉背后有一双手捂住自己的嘴巴,掐着自己的脖子,身体被强力摔在地上,小宋竭力挣扎吼叫乱踢,那人瞬间被吓跑逃逸。这时,小宋脑中呈现数分钟空白,接着恍恍惚惚走回一楼座位上,内心进入恐慌交战之中。稍后她打电话找来好朋友小王。10点左右,小王陪同小宋请图书馆管理员协助报警,不久警察到场了解案情,并带小宋到警署做笔录,小宋很冷静地做完笔录后离去。从警署出来后,小王陪同小宋到附近快餐店吃饭。下午,小宋和小王回到学校。晚上,小宋在自习结束回到宿舍。当时她没有把上午的经历告知室友。深夜时分,上午的受害过程又重复在脑海中出现,小宋害怕起来并开始哭泣。室友们纷纷被惊醒,于是起来安慰小宋。此时小宋向大家叙述了上午的遭遇。第二天早上,小宋醒来,只觉得昨天被掐的颈部、被摔的身体十分疼痛,感觉身心很痛苦。又有几位同学听说事情后来宿舍看望。在同学们的关切询问下,小宋重述了昨天上午的受惊过程。当时小宋情绪激动,十分害怕。小宋的手一直紧紧抓住同学,进而抱着同学痛哭,身体不停地颤抖,同学们看到小宋的情形都被吓住了。小宋希望同学赶快把咨询老师找来,看老师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她。小宋向心理咨询师哭诉着昨天上午发生的事,整个思绪完全浸泡在昨天的受害阴影中,看得出她非常害怕,情绪无法平复。心理咨询师告诉小宋,要放心,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她的,并请小宋先冷静下来。由于小宋在昨天受伤害的过程中身体经过强烈扭扯后摔倒,脖子也遭受强力抓掐,因此今天全身酸痛,脖子也疼痛不已。于是心理咨询师先安排同学陪同小宋到医务室诊治。心理咨询师诊断为软组织挫伤,并给小宋敷了药。小宋报告感到疼痛减轻了许多,原来激动的情绪也平缓了许多。由于小宋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咨询师带着小宋来到安静的心理咨询室,引导其做三次肌肉松弛,解除其生理紧绷状态,进入机体的松弛状态。小宋报告感觉好多了,觉得可以先去上课,等待下午心理咨询师进一步处理。下午,小宋如期来到咨询室,叙述上课期间虽然情绪仍有起伏不定,但已改善许多。接着,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宋确认自己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只是身体受到一些扭扯,并没有受到性侵害,并且很勇敢地击退了歹徒。心理咨询师继续布置小宋回去练习自我放松。在第二天的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先指导小宋进入放松状态,然后带领小宋重新回想起事件发生现场,让小宋重新面对整个事件,从被掐住脖子、挣扎到击退歹徒整个过程。在引导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重复提醒小宋,“身体并没有受到性侵害,也很安全无事”。其中,小宋报告她可以看到自己在整个事件的过程,更见到当时的自己倒在地上,心理咨询师引导她勇敢地站起来,并让她知道自己安然无恙,只是身体受到些许的扭伤,她可以把身体调整调整,脖子回正,让身体扭伤部分恢复正常。只要一切顺畅,精神能量就可以回复到身上来了。在整个过程中小宋的肢体表情从恐惧、紧张、流泪,到有一丝丝的笑容、放松、舒服。事后,小宋表示自己认为自己很勇敢,没想到自己在当时的力量有那么的大!此后,当小宋再次回想事件发生的过程时,并没有特别的负面情绪发生。一周后,小宋来访,表示自己的学习状况良好,效率也不错,情绪稳定。点评:这是一个在来访者遭受强暴未遂后进行的心理干预。小宋在事发后的夜里和第二天出现了程度较高的后创伤症状。咨询员运用了肌肉松弛法缓解其因生理因素引发的焦虑紧张,结合冥想和浅度催眠重走创伤历程,整合小宋的经验、情绪和认知,使其被强暴未遂的内在阴影得到澄清与解除。一个人经历创伤压力事件而且出现害怕、无助感或恐怖感的反应之后,接着可能表现出三大类症状:
1.创伤压力事件经由梦境或回忆持续被再体验; 2.对创伤相关的刺激产生逃避并对一般反应麻木;
3.持续提高警觉性。若以上的症状造成人际社会功能受损,而且持续一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小贴士:在重大挫折事件发生后,如发现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时,应及时求助专业人员;创伤性的事件引发的内在阴影若无法解除,可能成为终生的心理创伤。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