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段习作要求和第三学段阅读目标
(2011-12-06 21:08:18)
标签:
学段目标杂谈 |
分类: 语文教研组材料 |
第二学段习作要求(3~4年级):
A类:90——100分
1、题目好,选材新颖,段落清楚。
2.内容真实,能表达真情实感,。
3.语句通顺,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没有错别字。
5.根据表达的需要,能正确使用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
6.三年级习作字数在250左右,四年级习作字数在350左右。
1.题目一般,选材一般,段落基本清楚。
2.内容真实,缺少真情实感。
3.语句基本通顺,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用词基本恰当。
4、有少量涂改,字迹工整,有少量错别字。
5.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的使用基本规范。
6.三年级习作字数在200左右,四年级习作字数在300左右。
1.题目不好, 选材偏离题目,不分段或分段不清。
2.内容空泛,没有真情实感。
3.语句基本通顺,用词贫乏。
4、卷面涂改较多,字迹比较潦草,有不少错别字。
5.全文只使用句号、逗号。
6.三年级习作字数在150左右,四年级习作字数在250左右。
第三学段阅读目标(5~6年级)
1.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理解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用词的目的,在句子中的好处)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方位顺序、事物的几个方面、总分总等)
5、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6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主要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法以及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7.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
8.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