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一早出门到了学校才发现,孩子们的听写本被我忘在家里了。回家去拿,显然是不现实的,那就打破常规,当天听写当天改错。第二节课一上,首先进行发纸进行听写,大课间看完以后马上进行一对一改错过关。一改错就会感叹孩子的学习能力真的是不一样的。到了中午,还有13个不能过关。我又把那五个字在黑板上重新教了一遍,再过关,还有11个。算了,搞发脾气了,晚辅本来准备写一次课堂作业的,不写了,一直过关。人数从11减到9,9到6,6到5,最后一个还是下课了到办公室单独又教了一遍才勉强完成。最后的这几个孩子,有的居然字都不认识,就靠着快速记忆记住字的字形,再默写出来。不管我报什么,他都按照他记住的字的顺序默写,意图蒙混过关。识字量之小,简直不是我能想象的。还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一年一期的时候,经常在群里发他要求孩子在家写的满版满版的拼音,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孩子拼音的书写格式及顺序很多是不正确的,越写把错的越强化了。而且他的孩子找不到四声调,注音、拼读的问题都不小,大量的机械书写都是做的无用功,甚至可以说有害无益。要他督促孩子读又不能落实,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每周一加晚辅课表上三节课,但是七点多到校,在教室待到8:20进行升旗仪式。早的话20分钟,事多的话一节课,问题是第一节又不是我的,无形之中就多上了一节课。关键是第一节课站了那么久,第二节课就有点乏,不愿意进教室,所以今天的第二节课40分钟就进行了一个听默写,复习了一下大写字母表,做了书上的一道相关的练习题。明天两节课争取结束《语文园地二》,后天开始三单元。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主讲:HXL
3月15日
今天的主旋律就是“赶”。赶着上五节课和开会,赶着每一个间隙一对一改错,赶着接待家长处理男孩子之间的打架事件,赶着调查处理女孩子之间的画脏衣服事件,赶着和家长微信交流处理结果,女孩子的还没来得及和两边家长交流。捎带手,还罚了几个不张嘴读书的孩子,处理了一个女孩鼻子被撞出血的小事故,进行了听默写并且看完还有小结......啊!好多事。
本来是一件男孩子之间打架的小事,依照我的脾气是完全没有必要请家长的,但是不论是孩子的态度,还是家长的态度着实有些让我恼火了。一早上就调查这件事,打人的孩子“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我就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在一遍又一遍的追问下,就像挤牙膏一样,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最后来一句“我心情不好”。我给他爸爸打电话,爸爸关心的是让孩子赶快进教室去上课,还认为一定是有原因的。那好,那就等不上课的时候来处理呀。我知道这个孩子上个学期还是留守儿童,这个学期爸爸已经来CD工作了。中午一问,原来父子还是没有住在一起。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不得已,我无法感同身受,也就不便评价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孩子还没来,首先来了告状的,说是QSC刚刚还打了他。孩子来了以后,爸爸问起打架的前因后果,要么就是不出声,要么就是忘记了,直到我把在场的第三者叫过来,记忆瞬间就恢复了。问起来就是两个孩子你扯我拉,最后变成打真架的事。爸爸一听,果然有内情,立马就抓住不放。我当时已经厌烦极了,就直接指出来那个同学从来没说过要赔偿,我自己也认为是一件很小的事,把爸爸叫到学校主要是针对孩子的态度问题。调查事情的经过,三次讲法都不相同,这就是不诚实,作为一个男孩子没有担当,出了问题就想逃避责任,难道不值得教育吗?刚刚在教室门口因为好奇同学在干什么,就去打别人的肚子,这是个胆小的孩子做得出来的事吗?难道不值得教育吗?爸爸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要耽误上课。那被他打的孩子医院检查,也没能上成课,推己及人,如果受伤的是你的孩子,对方的家长只关心自己的孩子上没上好课,你是什么心情!虽然一来还是询问了受伤孩子的情况,但我也已经不想和他在说什么了。放晚学的时候,奶奶又在门口叫住了我,说法和爸爸不尽相同。老人心疼孩子,又还是主动来问这件事表示关心,我还是耐着性子和他说了一会。我并不觉得孩子受到了教育,他一直在强调,只是因为没有看见踩到了别人的衣服,是别人先打他追他,他才还手的。很多家长可能都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别人先打你,你还手,我就不会怪你、骂你、罚你、打你。殊不知这就成了很多孩子逃避惩罚的借口,都是因为别人打了我我才还手的。
昨天ZEQ也是。明明是故意画脏了同学的衣服,跟妈妈说是不小心的,于是妈妈就轻易相信了,孩子就轻易获得了原谅。殊不知她的孩子在班上同学的口中是特别占强的那个。孩子成为这样,除了和她本身的性格有关外,妈妈这种盲目的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放晚学没来得及和她讲,明天还是想去家里一趟。幸亏她周围的朋友都很纯善,不然,可以想象得到那种鸡飞狗跳。
今天不是没讲故事,而是讲故事的那个孩子没能完成任务。听的时候不认真听,我还特意提醒了他。回家以后又没按要求将给家长听,以为我这次会和上学期一样轻轻放过。我也想不较劲,但是我放过了一个,就会有下一个,时间还长着呢,我不可能总是让步呀,所以只能明天再来一次,直到完成为止。又不是什么天纵奇才、万人迷,家长凭什么认为自己不管,老师也会屁颠屁颠地赶着喜欢他,不辞辛劳的辅导他呢?
还有个孩子默写100分,公布名单的时候名字被我写掉了,但是默写100分的孩子的本子我已经发到了孩子的手上,妈妈也知道这件事,却故意发微信问我“今天那个音序没有默写来吗?他回来告诉我说,他默写来了。”还说,她知道本子发下来了。此刻我心里有一万匹草泥马飞奔而过。你知道本子发下来了你倒是看啊,100分不认识啊!孩子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是会失望,家长不能解释安慰一下吗?这么阴阳怪气,有瘾啊!做得多了反而有了小辫子,不做大家都高兴了。我要写个今天一天的在校时间安排表,看看我是不是闲得无聊。
7:35左右:到校
7:35~7:45:进教室摆座位
7:45~8:00:调查昨天画衣服的事情
8:00~8:15:进教室早读
8:15~8:35:调查昨天打架的事
9:00~9:10:继续调查昨天画衣服的事情
9:10~9:50:上课
9:50~10:20:做操
10:20~11:05:上课、做眼操
11:05~11:15:女同学改错,同时两名不读书的孩子在办公室读书五分钟
12:00~12:30:接待家长,同时两个不读书的孩子在办公室读书十分钟
12:30~12:45:量体温、喝牛奶
12:45~2:00:开会
2:00~2:30:男同学改错
2:30~4:25:上课,利用下课时间看完听默写
5:00到家进行听默写小结。
写掉个名字就不得了得很了吗?!我真的想说——TMQD!
3月16日
又到了不会穿衣的季节。天气预报说要变天,纠结了很久,选了一条稍微厚一点的裤子,感觉要起火了。想换条薄的吧,天气预报又说明天气温要低十度,继续穿着吧。
孩子们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从二单元开始,我要求他们在每课书后的会写字旁标注拼音、组词,三单元还加上了写出音序。一直担心,孩子们的“大”字在有些“小”的空白处写不下。事实证明,不要小瞧他们,孩子们都能按我的格式及要求写下,很多孩子还写得很漂亮。
但是课堂作业的问题又来了。书写过于随意,错误较多,还有些孩子不注意观察生字的位置,在田字格里要么偏上,要么偏下,就是写不到中间位置。今天有一半的孩子进行了改错甚至重写,明天揭晓再次写的课堂作业会不会强一点。
昨天上《春晓》,就是那么巧,说到“处处闻啼鸟”的时候,教室旁的大树上真的就传来了鸟儿们啁啾的叫声。我和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聆听。鸟鸣声不大,却能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中,声音清脆婉转,听来很是喜悦,孩子们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丝丝的笑意。多有趣呀!
成语故事《智子疑邻》
主讲:ZZC
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主讲:JT
3月17日
果然有点冷。高领、棉衣又可以穿了。
不用课件的语文课也可以上得很有趣;不爱张嘴,不知道死犟些什么的男孩子,最近不是我耐心对待的对象;大风天,拿着各式转不动的风车奋力奔跑。哪怕是吹得浑身冰冷,也很有意思。
一大早,就从办公室的前门走到后门喊两个班上的孩子来改错,前后不到一分钟,放在桌上的20块钱不见了,而且是四张钱放在最底下的那一张。嫌疑人很有限,当时办公室只有两个搞卫生的孩子,除此以外别无他人。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短,难度又高,我也怀疑是自己把钱拿掉后夹在哪个本子里面了,当场也没有发作。可是把每个本子翻开,反复找了很多遍,还是一无所获。我抱着找不到的信念,还是去询问了其中的女生,问她早上在办公室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她一开口就说:“我没拿。”而且还替那个男生作证,把每个时间点自己的位置都记得异常清楚,反而加深了我的怀疑。但是,俗话说:“捉贼拿赃。”没有证据我也只能算了。没想到,班主任得知这件事后,把那个男生叫出来一问,不仅找到了我的钱,还顺带破获了办公室的好几起失窃事件。“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孩子的坏习惯,绝不仅仅是让人愤怒,更多的是悲伤。
这几天的听写改错,发现有些家长没有以前督促得紧了,很多孩子第二天到我这里改错依旧不会。一件事做久了,都会有些倦和烦,但是这世上的事唯有坚持才是到达成功最有效的办法。“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放弃,前面努的力不都白费了吗?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吃的亏,绝对没有帮他改掉坏习惯吃的亏大!
成语故事《望梅止渴》
主讲:QSC
3月20日
经过一轮好天气,今天彻底又回到了冬天,秋裤、毛衣、棉衣、绒鞋已经准备就绪。虽然还在周日,已经为明天要上班而失去好脾气了。
想想真的有好多事情要做,也有很多事情想做,可是总是败给惰性。双休日就休息应该是人正常的的生活方式吧,为啥老有负罪感呢?就好像有些家长明知道不值得,还是会选择不放弃他的孩子。
上周五没有晚辅,所以把画画写话的任务放到了第一节课来完成。这次的“画画写话”我尝试给了画画的内容和说话的句式,因为时间还是不够,所以只来得及检查了几个孩子的作业。相比于写话,我觉得怎么去画画反而是个大问题。我不是美术老师,我不明白很多孩子画得不好到底是源于水平,还是源于态度。我究竟应不应该让他们重来。表达的问题也不小,一句话说不明白,或者没有水花,就像数学的应用题一样直白。当年我二年级接手265班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形成段落,把一幅图上画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106班连带着暑假都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了,会有奇迹出现吗?还是我要加大“看图说话”的力度?想想也是从来没有指导过“看图说话”,这是个重大失误。
这次的作业果然要好很多,估计是罚了一次起效果了。
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主讲:ZJJ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