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方式
(2011-05-09 19:53:15)
标签:
杂谈 |
开展发展性作业评价,改革作业评价的单一化方式,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鼓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思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一)量化的“等级”与质化的“评语”相结合
所谓量化的“等级”与质化的“评语”相结合,就是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批改时,采取“等级+评语”的作业批改评价模式。传统的分数或等级制评价模式,只重视和对学生智力因素的评价,这种用“√”或“×”的评价方法,虽然可以对学生的解答过程和结果正误做出判断,但难于达到指点、激励、矫正、补授的目的。而“等级+评语”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在重视了智力因素开发的同时也重视了非智力因素的的培养。给学生记“√”或“×”的同时,辅以评语,不仅起到点评学生作业的作用,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指点他们努力的方向等,使学生真正“活”起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在数学活动中具有很好的调控功能和激励功能。
1.
2.
3.
(二)量化的“等级”与质化的“符号”相结合
所谓量化的“等级”与质化的“符号”相结合,就是在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批改时,采用“等级+符号”的作业批改评价模式。这是因为:其一,小学生面对错误的作业不知所措,只能等老师下节课来讲评,然后按老师说的去改。这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天性,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潜能的发展。其二,从现状分析,一般小学教师的工作量较重,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每次作业都采用“等级+评语”的批改评价方法。所以,设计一些符号采用“等级+符号”法进行评价来得简单有效。这些符号,应通过讲解和一段时间的试用,使学生理解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并经师生民主讨论,征得学生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运用“等级+符号”的作业批改评价方法,构建“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三维立体评价模式,用这一作业批改评价方法来帮助、引导、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促使学生的“个性”日趋鲜明、“天性”日益发挥,真正让学生“灵”起来。
1.
2.
3.
学生在质化批改符号的指向下,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自我完善。这种评价模式能促使学生树立健康向上、敢为人先的意识。过去题目做对了都得“正”我得“正☆”,比你认真,比你有创意,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勇于进取的浓厚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