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9-06-17 12:14)

一、从生活中提炼构建新知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节课特意安排了许多有趣的生活场景,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大大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沏茶问题:为客人沏茶,在学生收集信息,了解到小明沏茶要做六件事及做每件事需要的时间后,老师请同学们“帮小明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由学生思考设计沏茶方案,各小组热烈讨论,认真计算,形成不同的方案,至此,请学生上台展示本组设计的方案,上台的学生边用图片表示沏茶中的每件事的顺序,边讲述本组的方案,其余的学生在认真看、认真听,在与本组的方案进行比较,欣赏着展示的方案,也欣赏着本组的设计,共享成功的喜悦,借此有利时机,老师提出“你认为哪一种设计方案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请学生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问题中,让学生亲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

二、在合作中生成引出新知

      

(2019-06-17 12:12)

一、教材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第八册数学好玩P81-82页。

二、设计理念: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供有效的策略,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重点。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好玩的教学内容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操作和推理等教学活动进行渗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比较注重于学生动手操作及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

2、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通过比较,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

孩子在努力长大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阻碍,就像绘本《加油 鸡蛋哥哥》中所描述的那样。有时候,孩子的精神状态会从积极进取、勇于挑战,急转成消极、畏缩,这种变化常常反映在扣纽扣、刷牙
(2019-05-19 18:1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2、使

等量关系存在于数学学习的任何阶段,学生在大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使用到等量关系。同时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量关系”,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但不具体、不规范。为此,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合理处理教材,用跷跷板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量让学生感知它既有“此起彼伏”的时候,也有左右平衡的时候,它的平衡就表示了两端是“相等”的。进而由鸡、鸭、鹅在跷跷板上的平衡现象,使学生明白了不仅仅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之间是等量关系,不同的东西之间只要重量(某一个特征)相等,他们也能构成等量关系。通过“姚明、妹妹、笑笑”三人比身高的情境。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体会相等关系, 学会找等量关系。
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部 分学生对等量关系式认识不深刻,本节课上完后感觉部分学生对等量关系还没 理解清楚,以致于学生不知道怎么找等量关系。还得继续练习。

 等量关系  教学设计 &nbs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四边形分类”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

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

学生分析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也较难掌握。因此,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

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

摆等,给予学生充

【学习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

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亲身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产生对数

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数学书、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夸奖一位同学,不说名字,只是说:“这位同学现在坐的特别端正,眼睛始终在关注着老师。大家想知道我夸得同学坐在哪吗?”此时,教师故作神秘地说:“其实这位同学就坐在那。”学生开始乱猜,教师及时问:“为什么还没猜对?”学生回答:“因为你没有告诉我们位置。”引出课题: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采用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同时教师故意让

《去图书馆》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设计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是想: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找兴趣点的时候,我就用本校的校运会,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四3班孩子的进场行走路线和出彩表演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图。抓住教学重点这方面,我设计通过淘气、机灵狗和笑笑的提示让学生清楚行走路线时需要注意三个要素:方向、距离、途经地点。在练习时,设计让学生做我的回家导向,坂田回紫金县。最后拓展到学生描述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本人第一次上四年级的教材,刚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3334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弄清算理。课后的试一试,意在让学生把已有的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在练习中巩固。然后,再把所学用于解决身边问题,从而拓展延伸提升。这节课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了一定基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