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内经》奥秘,寻中医之根系列(九)——三焦

(2011-05-27 17:02:02)
标签:

中医

内经

健康

读《内经》,体悟中医的三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读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水谷皆入于胃,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
从以上可以看出:
1,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三焦不泻,津液不化……——三焦是出气温分肉的气源。而且三焦之气必须顺泻,人体机能才正常。

2,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从中焦观三焦,三焦自身也必须受气,才能取汁生化。


3,“下焦者,……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从下焦观三焦,下焦与膀胱有区别。三焦不是“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也就是说,不包含其中的脏器,

上焦应该指胸腔膜及其空间。中焦应该指腹腔膜及其空间。下焦应该指盆腔膜及其空间,而且三腔膜自身必须得到气的给养

普遍的说法是:“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这话檫着一个边,就是说人体器官必须在腔膜保持适当的内环境时,脏腑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也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所以三焦的功能与对应的脏腑功能不等同,而是因果关系。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中焦、上焦出气是营卫二气的起点及本源。

4,三焦主气,与少阳相火是两个体系,,通过心包合二为一,“循太阴之分而行,……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合,精神乃治”

5,少阳相火起于春木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夏气,则太阳不长,,逆之则伤心,奉收者少。逆秋气,则太阴不收,,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五运行大论》“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这种句子读着,不是明明白白叙述人体气化的分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