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被了解的原因
(2011-01-21 12:29:17)
标签:
中医保健健康养生 |
一 中医不被了解的原因 中医的产生发展是随着中国传统太极哲学的不断完善逐渐丰富起来的。太极是中国人对宇宙万物产生的初始状态的文字描述,那是一个万物即将萌生的阴阳初判的原始图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太极,二是两仪,即阴阳,三是阴阳之间的中气。中气斡旋,阴阳升降,变化于是生焉,遂产生了万物。种虽万殊,性唯有五,所谓木、火、土、金、水,即五行也。火性炎上,水性下流,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古人对万物五行特征总的概括。火之气为热,水之气为寒,木之气为温,金之气为凉,金木水火是为四象。土之气不寒不热,不温不凉,遇火则燥,遇水则湿,居四象之中,即所谓中气也。寒、热、温、凉、湿、燥,是谓六气,六气即五行在天之性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身即小宇宙。所以,人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莫不与阴阳五行相对应。更以收视反听之内景之学,观察经气运行隧道之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起止走向,及与内脏之对应关系,配以针砭灸艾之法。又将草木金石禽兽之性情及五行六气属性详为划分种类,用作调整人身阴阳五行气化之偏,是谓本草之学,即今之所谓药物学也。 至于诊断疾病之法,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过欲详查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八纲变化也。随后依理施法,处方用药,不过调整其阴阳五行性情之偏,使之归于平和无病之常也。 人之五脏秉五行之气而生,肾居下属水,在卦为坎,二阴居外,一阳居中,体为阴而用为阳,主藏精,其势降极而升,是生气之根本也。心居上属火,在卦为离,二阳居外,一阴居中,体为阳而用为阴,主藏神,其势升极而降,是藏气之根本也。人之身以此水火立极,升降往复,周而复始,是为无病。升降不畅,则火水未济,天地否隔,诸病作矣。 此不过略说大概,辨证施治依次类推,分而求之,千变万化,归而总之,不过阴阳。治病之法,和其阴阳,调其顺逆,补虚泻实,通滞解郁,损有余而补不足,使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神气血复归于阴平阳秘泰然无病之态也。 此乃中医体系认识论与方法论之大概,不如此说则不能彻其来源,尽其底蕴,非故弄玄虚迷惑今人也。 今人不加体察,眩于西医机械理论,误以为科学,百般维护其短,有意忽视其不能验证于实践之事实。而反将中医之屡经实践检验证实之经典理论恶意抹煞诬为迷信,实为真正迷信。其所标榜之所谓科学者,非科学也,实乃为维护彼迷信祭起之昏昏大棒也。迷惑颠倒,一至于斯,真可畏也哉! 中医最重者理法,然后才是方药。现代医学的理论无法理解中医理论的现实意义,只看到了中医方药的有效性,所以试图用他们的理论重新解释中药治病的原理,但事实早已作出了回答,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就如一定要用细胞学的理论去指导一个木匠的技能一样,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一定如此,只能最后让木匠无所适从,连自己原先的手艺都丢掉。 说到不为大众理解,其实现代科学的复杂程度比阴阳五行的学说更不容易理解。对大众而言,无论你怎么解释,都将是如隔山对话。大众之所以更趋向于首先相信西医,绝非大众对西医的理论更能了解,相反,倒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了解,才会对西医形成盲目迷信。大众的取舍其实是一种趋炎附势行为,也即谁得势听谁的,而不是因为哪个更容易理解。对于一个缺乏理论训练的普通人,任何医学都是难以理解的,就像中医往往被理解成清热,西医往往被理解为消炎一样。 所以对于大众并不存在说服的问题,倒是对政策的决策者以及有关舆论的操纵者需要做说服的工作。西医的得势,是与现代科学的影响分不开的,但这种影响并没有为大众就医提供正确的指导,电脑或者核磁共振与治疗某种病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很多人会在下意识中将两种不相干的事理作超越逻辑的对接。治病的方法其实并不在复杂的技术之中,就像吃饭一样,人用不着将咽喉首先换成最先进的电子产品,嘴也用不着换成橡胶合成或是金属玻璃钢制品,人类无论如何进化,有些自然属性都是无法彻底退化掉。只要人的自然属性还在,人的生存与健康就离不开自然的因素,如空气、水、阳光、粮食、药。中药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在原理上能治疗作为同是自然产物的人的疾病。就像人要吃土生土长的粮食而不食用化学合成的食物一样。 一位中医人士反思说:“阐述与解释中医,使其普及于大众,是习中医者之责任,即使自己明白了其中意义,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用你的方法去了解它,用各种不同方法来表达中医的精髓是必要的。”这句话实在令人费解,如果不用中医自己的理论阐述,中医的精髓将如何表达?就像书法艺术一样,如果一定要放弃汉字书写的基本点画,单纯以平面构成立论来解释书法美学的真谛,还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吗?不用其本来的方法去了解一种理论或是技术,是不是意味着在作与这种理论或技术的自我表达毫不相干的曲解? 对于普通人,接受一件事物不一定要理解,就像电视手机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一样,使用者不一定都能够了解,但不了解并不妨碍他们运用。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东西都是日用不知的。难道坐飞机的人一定要对飞机发动机的原理非常了解才能乘坐飞机吗?吃饭一定要知道食物如何分解才能动口吗?对于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人,只要能用,他们一般是不要求一定理解的,因为他们至少还了解一点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理解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成为病人的资格。 所以,并非中医自身没有争取别人的理解,实际上是人们对中医缺乏理解的兴趣与诚意,就如同我无法责怪一个外国人不用我所了解的语言说话一样,我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一定要人家学会我的语言,想了解人家的意思,只好学习人家的语言,即使这种语言十分难解,也不能因此将责任推到对方的身上。何况医学的原理远非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那么可以一一对应。对于真正想了解中医的人,汗牛充栋的中医经论的表达其实已经是非常充分的了。 一 进乎技的学问都是越下功夫水平越高,东西没有变,信任和用功的程度不同,能力和水平自然会有高下之别。今人对中医之信任不如古人,用功的程度也不如古人,同时又被其他东西干扰思路,自然水平不如古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说有了汽车飞机就什么都比古人强了,诗词无法超越唐宋,文章书法无法超越汉晋,事实就是如此。根本都不学了,又怎么可能超越古人呢?超越了反而成了怪事。 中医不同于其他的技艺之处在于直到今天还能应用于人,而且无论信不信,欣赏不欣赏,只要用对了就会见效,而且效如桴鼓,这个应该是中医至今还没有灭绝的原因。等到彻底不会应用了,连一点疗效都拿不出来的时候中医也就该彻底在人类中灭亡了,现在从整体上来说似乎离那一天已经不遥远了。 二 如果每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都想超越达芬奇,每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都想超越贝多芬,虽然其志可嘉,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任何人都不会怀疑。不能说你有了电子琴就超过了贝多芬,有了电脑喷绘就超过了达芬奇,技术的进步并不意味着水平的提高,任何工具的改进都无法代替米开朗基罗和鲁班灵巧的双手。当然,扁鹊与华佗的起死回生之术也是一样。 试问吴带当风的一笔与张僧繇的画龙点睛之笔是电脑卡通的电子喷绘所能取代的吗?明式家具的典雅华丽是合成材料化合压缩所能比拟的吗?勾践的青铜剑锋是现代冶炼技术与车床磨铣所能造就的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辉煌,技术的改变从个体意义上来说并不一定代表进步,相反倒必然意味着另一种技术已经成为绝响。 三 关键之处就在于,中医是一门不太依赖其他工具的学问,工具的进步对中医水平的高低并无太大的影响。就像航天技术的进步并不能改进人类的排泄水平一样,并不是坐上飞机了便秘就好了,痔疮也不犯了。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说,疾病也是不太受技术进步的影响。所以,从同等意义上来看,反而是中医对疾病比较有办法,而不是技术。技术只能把腿截掉,而不能让病腿恢复正常,内脏也是一样。 其实说得更本质一些就是,虽然技术能改变一些人的生存状况,但其实技术与人自身的关系并不是太大,比如吃饭,比如拉屎,比如睡觉,人都不太受技术的影响。倒是有些时候负面影响更为显著,比如用化肥催生的食品味道较差,睡席梦思并不比硬板床和火炕更舒服。反而是风寒暑湿之类随时会影响人类的健康,有些东西更是永远也不会改变,比如水火。当然,大家都知道现在水不如以前洁净了,这自然又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但除掉污染,水还是水。 四 现代的病种类越来越多了,自然和技术进步有关,可是治疗的方法虽然花样不断翻新却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的进步,绝症依然是绝症,而且绝症越来越多。当然,中医不这么看,在中医看来无非还是六气偏胜而已,所以治疗还是不外乎六经辨证。很多东西在变,但更多的东西没变,而且永远也不会变。比如人类的服装不断在变,但人还是在用脚走路,还是用嘴吃饭,吃喝拉撒睡除去身体之外的背景,与古人并没有两样。 理论的霸权主义与中西医争论的焦点 任何学科的理论都有自己的观察角度和阐述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其理论是否正确。如果有人依靠自身的某种权威一定要求物理学放弃自身原有的基本概念,改用阴阳五行学说重新阐释自己的理论,一定会遭到所有明智者的反对,除了那些趋炎附势者。很显然,强迫别人一定遵循自己的观察角度与阐述方法来解释别人的理论,是一种理论的霸权主义。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就像说话,你如果想了解人家说的是什么,你只有学会人家的语言,而不能怪别人不会用你的语言说话。就像过去中国人通常把外国话叫鸟语一样,其实人家说的也是人话,只不过你听不懂而已,人家的语言同样可以表达交流,你不能因为自己听不懂就责怪人家不用你的语言说话。这种歧视异己的行为是很荒谬的,也是很狭隘愚蠢的。如果你真的想听明白人家说的是什么,你只有谦卑地学会人家的语言,而不能强迫人家一定要学会你的语言,或者按照你能理解的方式改造自己的语言。当然,也没有人强迫你一定学会别人的语言,想不想学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你的自由。只要能够应用于表达交流,语言的作用已经达到了,如果一种语言能用简单的内容传达更多更准确的信息,那么这种语言一定是更有效率的。这种实用性应该是区别语言好坏的标准,而不能仅以使用者的多少作为判断的依据。 强迫中医一定要用现代科学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理论,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中医观察现象的角度及思维方式与西方现代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但中医同样能够用事实的疗效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西医不肯下问于中医是他的自由,但他也同样没有权力要求中医一定用西医的理论阐述治病的原理。试想,如果是中医一定要求西医用阴阳五行的理论解释西医的治病原理,西医能接受吗?那么,为什么西医就有特权来这样要求中医呢? 这是一个治学态度的问题,僵化地执着于一种理论,不顾事实真相,顽固地树立自己的权威,执迷不悟,故步自封,本着这种态度无论从事什么样的研究都是要走入死胡同的,治不好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阴阳五行学说并不比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距离普通人更遥远。只不过近百年来,现代科学借助一种外在的推广力量建立了自己特殊的权威而已,人们对那种同样看不见摸不着的科学理论的崇拜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趋炎附势行为,这是普通人对客观真理缺乏独立思考的自觉性造成的。用康德的话说,是一种不经过他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的蒙昧状态。 自然与科学,中西医碰撞的焦点 无疑,现代医学是以科学自居的。伽利略说,科学是测量。西医对于病人首先要检查化验各种生化指标,从这点看来,西医的方法是符合科学的定义的。 中医则明显不同,中医似乎更重视患者的具体症状。从表面上看,西医的方法似乎是很客观的,而中医的方法则似乎有些主观。毕竟各种指标是在仪器下看得见的,人们都相信这一点,而病人的主观症状除了病人之外别人无法感觉得到。 但仔细想想似乎有些不对,疾病毕竟首先是患者自己的事,除了极特殊的情况患者通常不会装病,如果患者自身感受到的非常的痛苦,如剧烈的疼痛,还不能算是疾病的话,那么在科学的眼里究竟什么才算是病呢? 实际上西医是经验医学,其理论对疾病的描述是本末倒置的,西医能够很细致地描述疾病的结果,却无法清楚地说明致病的原因。至于那些还没有发生器质性变化的疾病西医更是无法诊断,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任何一面之词都不能抹煞的。 人是自然的产物,只有自然疗法才是能够被人类身体接受能够真正彻底解决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医正是这种应用自然方法的医学,客观有效的治疗结果证实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正确。中医的长处在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客观有效,符合自然规律。在合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那么热衷提倡绿色食品说明了什么?纯棉衣料的再度兴起说明了什么?自然的才是健康的,如是而已。 人类至今还吃着大自然赐予的粮食,并没有改吃化学合成的食物,而且在今天人们颇有些谈化学食品而色变的趋势,为什么对药物就没有这种普遍自觉的觉醒呢?其实药物的危害与食品比起来,简直是百千万亿不可计倍的。 虽然科学在不断发展,但自然界还是自然界,一切自然的产物都还在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存在着,虽然遭到了科学的破坏,但还是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存在着。人是自然的产物,而非化学合成的产物,化学的方法对自然物的干预是以破坏自然的方式进行的,对人也一样。 如今,西药对人体机能的破坏作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不断有药物被证实是导致很多绝症的罪魁祸首,但在没有被证实致命副作用之前,那些药物还是西医临床方面的主力。不难推测,在今天仍在全面应用的药物中,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又要有不知多少种因为被发现致命的副作用而被禁用,这几乎已经成了客观的规律,所有西药似乎概莫能外。这不得不让人追问到这种制药方法是否有问题。 直到今天,西医还不断发现他们制作的很多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是致命的,很多血液病患者就是这种无辜的受害者。这是不是说明了西药从一开始产生就走进了危险的误区? 几千年过去了,人类的食物种类虽然有些变化,但还是用嘴吃饭,消化排泄方法也没有随着化学的产生发生本质的改变,只是人类的疾病种类增加了化学破坏的原因。单单从人类的身体看,化学究竟给人带来了更多的福利还是灾难? 当然,西医在人体解剖学上有着细微的观察,这方面是值得称道的,但对不具解剖学意义的气脉运行机制还缺乏认识,这一点也不能忽视。客观地说,西医对一些必须外科手术解决的问题还是有些长处的,但对内科疾病由于在病因认识论方面存在根本缺陷,所以在实践上还很盲目。 由于西医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导致人体生病的原因(西医大多时候是只看到病的结果而非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医还不能算作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医学,最多只能算作是杂合解剖学、化学、生物学、细菌学等等的综合学科。只有接受对生命科学有着完整真实认识的中医理论的指导,西医的实践才会有相对明确的方向,才能获得真正的医学的意义。 中医理论就像人饿了要吃饭消化之后要排泄一样,简单明了,万古常新,并不会因为人类的一些发明创造而改变。所以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新发现的理论解释传统的方法,就如吃饭一样,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吃,用不着不断推陈出新改变吃法,只要能够解饥,吃饭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同理,只要能治病,不管现代科学的理论能不能解释都说明这种方法是实用的,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用现代科学解释治病的原理。其实能治病首先就说明了方法的正确,现代科学不能解释只能说是现代科学的理论还有局限,还需要不断完善,不能用局限的理论来否定实用有效的方法。其实中医的理法方药是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几千年来的医疗实践证实了中医理论的正确,为什么不能从中医自身的理论解释中医实践的疗效呢?其实现代科学的某些理论是把问题复杂化了,在解决问题时自设障碍,反而在没有必要的细节中失去了要领,茫然无归。所以在现代科学指导下的西医理论与实践除了在与解剖学密切相连的外科手术中不断进步之外,对于内科疾病,尤其是尚未成形的内科疾病,至今仍缺乏适当的诊断方法,更不用说有效治疗了。 其实各自在各自的理论中研究问题,本不会发生冲突,只要在平等的条件下面对患者,两种理论认识与医疗水平孰高孰下,疗效会帮助人们做出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医由于种种的原因受到了各个方面的不公正待遇,使自身的优势无法正常发挥。同时一些不法之徒冒充中医打入中医内部钻法律的空子招摇撞骗,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声誉,致使不辨是非的群众因为假冒伪劣的欺骗而迁怒于真正的中医。其实道理是显然的,不能因为假酒的存在就要砸茅台酒的招牌,但往往很多人就是不能分清对象盲目行事。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人能代表真正的中医水平?中医的个体差异太大了,自古就有上工中工下工庸工之分,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难道可以因为庸工的众多而否认上工的存在吗?能够以庸工的普遍水平来代表中医的水平吗?就像体育比赛一样,难道会让老弱伤残人员代表国家参赛而不选拔出最优秀的运动员吗? 如何提高中医从业者的整体水平,如何正确运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这才是中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不应是更多的关注如何与现代科学理论对接,甚至不惜削足适履地否定传统理论的有效性,邯郸学步地以适应目前科学水平的认识能力与理解能力。 在疼痛中认识西医的“客观指标” 到底谁是伪科学? 如果离开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即阴阳五行六气学说,以及四诊八纲的辨证体系,医生临证将无从措手,处方用药将毫无方向。另外,中医用药用的是药物禀赋的五行性情及其寒热温凉属性,通过药物的偏性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药物性情的定位不止来源于经验,更有气味色形方所产地为其分类依据。西医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并不能说明药物治病的原理,这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观察方法,西医的方法无法解释药物治疗疾病的原因。中医则不但能解释,而且能验证于疗效,这说明中医的方法是符合实际的,理论是正确的,从经得起试验的角度看,这种理论经验是符合科学的。 |
前一篇:三七生常用的几个方子
后一篇:文字与解读:中医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