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母乳喂养全指导
(2010-08-02 13:36:38)
标签:
育儿早产儿母乳喂养足月儿杂谈 |
(一)为什么早产儿格外需要母乳喂养
营养和健康角度
一般早产婴儿的体质较弱及各方面发育均未成熟,而早产婴儿体重增加及脑部发展的速度都较足月婴儿为快。为确保婴儿能有足够营养,早产婴儿妈妈的乳汁内自然地会含有较足月妈妈的乳汁高出80%
的蛋白质,这是婴儿最容易消化及吸收的养份。还有,早产婴儿妈妈的母乳内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乳糖,都是脑部发展的主要元素,更不是任何牛奶制成品可比拟。而且,母乳内含有多种免疫蛋白、酵素、抗体、活性白血球等等,除可令婴儿的肠道形成保护膜、减少婴儿受细菌感染的机会外,亦同时减少婴儿出现腹泻、消
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机会。因此,母乳对早产婴儿尤为重要。
心理需求角度
早产儿在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娩出,比足月儿对安全感有更强烈的需求。婴儿是通过什么感觉安全的呢?如果婴儿的哭泣有人及时响应,他渴了饿了,心烦了害怕了,冷了热了的时候都能得到及时的理解和照顾,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照顾他的人是可以依靠的。另外,由于嘴是小婴儿唯一能控制的器官,因此他主动寻求安抚的唯一途径就是吸吮动作。母乳喂养可以让婴儿一边通过吸吮妈妈柔软的乳头得到安抚,一边解决了饥渴的问题,同时妈妈的心跳,味道,怀抱,都是在告诉婴儿,他很安全。
最重要的是,吃奶粉的话,几分钟婴儿就吃饱了。奶嘴不停的流出配方奶,宝宝不能继续吸吮了,再吸吮胃里就乘不下了。所以,用配方奶喂养新生儿,肯定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几分钟,喂完就放下了。甚至不需要把孩子抱起来,直接把奶嘴塞进嘴巴就可以了。而母乳喂养则不同,母乳平时分泌特别缓慢,可以让婴儿非常缓慢的进食,充分满足婴儿的吸吮需求。吸吮一段时间之后,乳房在吸吮的刺激下会产生“奶阵”,集中迅速的分泌乳汁,此时可以看到婴儿忽然开始大口吞咽,咕咚有声,让婴儿吃饱。奶阵过去之后,仍然是极为缓慢的慢慢分泌乳汁,让婴儿可以继续吸吮,同时享受妈妈的怀抱。
所以,母乳喂养可以保证婴儿得到更温暖更贴心的照料,保证婴儿的吸吮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生理特征角度
即便是足月儿,刚出生时胃口也非常小。胃只有自己的小拳头那么大,只能容下15-30ml的奶。这样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必须“少吃多餐”。他们的消化能力也很弱,决定了不能一次吃的过饱,最好缓慢进食。所以,如果用配方奶喂养,必定是每次都段时间内吃到胃里满满的,然后用较长的时间去消化。这是不利于新生儿胃肠工作和营养吸收的喂养模式。对于早产儿来讲,胃肠发育更弱,更加不适合人工喂养。最好的喂养方式,就是最自然的母乳喂养。让婴儿得以缓慢的进食,从容的消化。
所以,只要早产儿发育到了可以叼上妈妈乳头的程度,一定要让宝宝直接从妈妈的乳房吃母乳,哪怕需要妈妈很艰苦的练习哺乳姿势,很费力的帮助宝宝衔乳。
(二)母乳喂养早产儿的方法
尚无法叼住妈妈乳头的婴儿
很多早产儿出生时还无法叼住妈妈乳头。而且需要住在保温箱里。妈妈没法亲自喂哺孩子。如果宝宝出生时间提前很多,甚至需要是通过一根鼻胃管把挤出来的母乳喂给他(也叫“管饲法”)。这时需要妈妈把奶挤出来,或者用吸奶器吸出来,送到新生儿科给宝宝吃。那么妈妈的任务就是怎样挤出更多的奶水。记住以下几点,并严格照做,基本可以保证你的早产宝宝吃到母乳。
1. 一个好吸奶器是绝对值得的投资。
乳汁的分泌服从“按需”原则。也就是宝宝需要多少乳汁,妈妈就分泌多少乳汁。妈妈的身体是通过乳晕接受到多少吸吮刺激来知道宝宝需要多少乳汁的。所以,早产妈妈既然没有宝宝在身边,就一定要通过吸奶器来刺激乳晕。无论你的乳房只能挤出一点小露珠般的液体,还是已经可以挤出成股的奶线,你都需要用吸奶器至少每2小时吸一次奶,每次至少吸半小时,模拟宝宝吃奶的模式,让乳房得到必须的刺激。
这样频繁的吸奶是很劳累的,基本上你每次吸奶需要将近一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之后,又要开始下一轮工作。无论对妈妈来说,还是对帮助妈妈吸奶的家人来说,都很辛苦。现在很多医院提供电动吸奶器出租的服务。请你一定要租一个!!!如果医院没有,你可以通过网络,比如淘宝,找到同样的服务。即便买一个电动吸奶器,也是非常划算的。比如一个美德乐丝韵电动吸奶器,大约1000元。够宝宝吃一个月的早产儿奶粉也不止这个价钱了。更别提可以换来宝宝更好的营养供给和更小的生病风险。妈妈在吸奶的时候也可以得到休息。如果妈妈用手动吸奶器感觉还不错,那也完全可以继续使用下去。新安怡的手动吸奶器最好用。
2. 吸奶器的使用方法、用手挤奶、奶阵刺激法
有的妈妈用手挤奶比用吸奶器更舒服些。尤其是在刚刚下奶的最初几天,奶水比较少,手挤往往比吸奶器更有效率。即便使用吸奶器,在吸完之后用手挤一挤,也仍然会再得到一些乳汁。而奶阵刺激法,无论手挤还是用吸奶器,是绝对要学会的!!!不会刺激奶阵(也叫刺激喷乳反射)的话,可能你根本吸不出来多少奶。具体做法如下:
挤奶前,先喝一大杯水,然后洗干净双手。放松心情,把注意力放在你要挤奶这件事上。此刻,不要胡思乱想。只要想着,你要给宝宝挤奶这件事。想想宝宝吃到你挤出来的奶多幸福。也可以听着喜欢的音乐,看着宝宝的照片。双手轻轻托着乳房,轻捏乳头,温柔的左右旋转乳头,不时以食指触碰乳头最前端敏感处,以舒服为准。当你觉得乳房有痒痒的感觉,乳房变硬,乳头潮湿,轻轻一捏,会有奶水喷出来,这时,表明奶阵来了。赶快用吸奶器挤奶吧!如果同时用两只手刺激两边的乳房,往往两个乳房的奶阵同时来了,等挤完一边,另一边的奶阵也过去了。你也可以一边一边来,先刺激一边,挤完了,再刺激另外一边。
另外,不用太在意是否有奶阵的感觉。有些妈妈在奶阵來时会觉得口渴、流汗、想睡觉或头暈。但有些妈妈并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有的妈妈哺乳几个星期几个月之后才能明显感到奶阵的到来,也有许多妈妈在整个哺乳期都感觉不到明显的喷乳反射。只要吸奶器可以吸出奶来,你就放心吸就好了。
3. 母乳的储存
挤出的母乳最好立即送去给宝宝喝。室温下,母乳可以保险8-11小时。如果妈妈不在医院,最好把挤出的母乳放在冰包里让家人尽快给宝宝送去。宝宝吃不了的母乳,可以直接冻起来。在冰箱的冷冻室里,母乳可以保存至少3个月。尤其是如果妈妈的初乳宝宝吃不完,一定要冻起来留着让宝宝以后吃。
4. 其他辅助器材
有一种吸奶胸罩,可以把吸奶器的罩杯固定在胸前,让妈妈的手臂得到休息,可以在吸奶的同时看书看报或者做其他事情。这对为保温箱里的宝宝担忧的新妈妈来说,可能是一个有助于缓解产后焦虑的好东西。
5. 你一定会有奶的!
说完了技术,说说经验。在奶粉产业的冲击下,很多足月儿的妈妈都对母乳喂养没有信心。早产儿的妈妈更是比足月儿的妈妈更多了许多焦虑和担心。但放心,你一定会有奶水的。我们人类是哺乳动物,乳汁是在泌乳素这种荷尔蒙的刺激下分泌出来的。泌乳素有个别名,叫做“母爱荷尔蒙”。女性在母爱充盈的时候,泌乳素的分泌会更加旺盛。这就是为什么看着宝宝的照片吸奶会吸出更多的原因。当你思念着保温箱中的宝宝时,你的“母爱荷尔蒙”就已经在分泌了。
只要你的乳房能挤出露水般的液体,你就可以慢慢的产出更多的乳汁了。女人,生完孩子,哪怕不吃不喝也能下奶。
哪怕你的奶水下的很晚,也不要怀疑它会多起来。来看看这位妈妈的经历:她的双胞胎宝宝住进了保温箱,她每天都拼命挤奶,却一整天只能挤出几毫升,她坚持不懈的努力,再几乎绝望的不甘心中努力着,第18天才第一次看到孩子大口吞咽了几下。2个月后,她开始全母乳喂养自己的一双儿女了。看看她的日记《我的双胞胎纯母乳喂养经历》。
已经能叼上妈妈乳头的宝宝
一旦宝宝能直接从你的乳房吸吮乳汁了,要立即开始让宝宝学习直接吃母乳,哪怕每天只尝试几次,也远远好过继续完全瓶喂。一般来说,在孕32周之后,也就是足月的前8周之后,一些宝宝的吮吸-吞咽-呼吸反射开始发育成熟,具备自己吸吮吃奶的可能了。
喂养早产宝宝,有几个原则你要记住。
1. 让宝宝吃饱最重要。
刚开始你可能不知道怎么判断宝宝吃否吃饱了。不过慢慢就会找到些规律的。
首先要尽量避免宝宝哭闹,因为哭闹会浪费宝宝的精力,这些宝贵的精力最好是用在成长发育上。第二,由于早产宝宝想要吃奶时,动静都比足月的宝宝要小,所以,与大多数宝宝饿了就会扯着嗓子哭不同,不睡觉可能是他饿了的唯一提示。第三,你喂奶后,如果乳房摸起来还有点硬,那就要把奶挤出来,或者用吸奶器排空乳房,以维持奶量。避免因为涨奶而使奶水减少。第四,尽量频繁的给宝宝喂奶。最起码要保证3小时一次奶,每24小时8次。这是最低的喂奶频率。如果宝宝睡的太久,要把他叫醒吃奶。你可以弹他的脚心,把他的襁褓打开,甚至脱掉他的衣服,刺激他寻求舒适感,这时,他通常会找奶吃。 第五,吃够了奶的婴儿每天会尿至少6-8次。如果穿着纸尿裤,每天会尿掉4-6个纸尿裤。大便的次数和多少不能用来做是否吃饱的判断标准。因为如果只吃母乳的话,一天拉7次和7天拉一次大便都是正常的。
2.妈妈做好哺乳准备。
买几件哺乳衣吧。这样你喂奶的时候就不必浪费一只手去撩着衣襟。早产的宝宝需要你两只手一起帮她找到正确的吃奶姿势。
做好乳房的准备。清理掉乳头皮肤表面的乳茄,让全部输乳孔都畅通起来。如果你乳头凹陷,要学会纠正的技术。有关乳房护理的具体内容,参看《孕期和哺乳期的乳房护理》。
准备几个大枕头,或者专门的哺乳枕。喂奶时用它们把宝宝垫到合适的高度和姿势。因为有时你可能需要一只手扶着宝宝的头,一只手扶着自己的乳房,没有第三只手去托着宝宝的身体了。
3. 哺乳姿势和衔乳姿势
最适合早产宝宝的哺乳姿势是“交叉式”。宝宝的头部靠在你的前臂上。如果你用右侧乳房喂奶,就用左手和左臂抱住宝宝,使宝宝的胸腹部朝向你。用手指托住宝宝头部后侧及耳朵下方,引导他找到乳头。
早产宝宝需要妈妈格外注意引导他用正确的姿势衔乳。要让他正对妈妈,趁他张大嘴的时候把乳头送入嘴里,让他衔住大部分乳晕,下嘴唇向外翻出。这个讲解如何帮助宝宝正确衔乳视频非常值得一看。
4. 循序渐进教宝宝吃母乳
无论是从鼻饲直接变成亲喂母乳,还是从瓶喂母乳或配方奶转成亲喂母乳,妈妈要掌握“今早开始,循序渐进”的原则。观察宝宝吸吮母乳能力的发展,增加宝宝直接吸吮母乳的次数。也许你们会在喂奶姿势和衔乳姿势上磨合很久,但是别气馁。宝宝总会给你惊喜的。
5. 如果宝宝只会吸吮奶瓶,不会或者拒绝吸吮母乳。
要记住,如果宝宝会吸吮奶瓶,那说明他100%具有了直接吸吮母乳的能力。如果宝宝拒绝直接从妈妈的乳头吃母乳,那一定是他产生了“乳头混淆”。妈妈要帮助宝宝学会直接吃母乳,这很重要,很关键。具体做法,参看《纠正乳头混淆全攻略》。
6. 奶水够不够的问题。
可能会有很多人告诉你,你没有足够的奶给宝宝吃,别挤奶了,吃奶粉吧。不要相信这些让人沮丧的话。即便是足月儿的妈妈,也一样经常听到这样的“好心劝告”。只要你能偶尔喂喂宝宝母乳,你就能逐渐实现全母乳。很多时候,所谓奶不够,只是人们担心奶不够,其实宝宝是吃够了的。要学会用科学的标准来判断宝宝是否吃够了奶。具体参看《怎样判断母乳够不够》。
7. 找到支持你母乳喂养的人和组织很重要。
如果你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没关系,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妈妈实现母乳喂养的努力和故事。
更多知识:
中国早产网
http://www.zaochan.net/
早产宝宝e家亲论坛
http://bbs.zaoch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