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科普文章一:强化训练,预防早产儿脑瘫

标签:
预防脑瘫早产儿鲍秀兰优化发展训练杂谈 |
作者:鲍秀兰
http://s3/middle/6289f49ft82e5e0876bc2&690
中华预防医学会早产儿优化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强化训练,预防早产儿脑瘫
1.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
正常小儿3个月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在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脑瘫患儿的上肢活动很少。
2.肌张力异常
脑瘫患儿比正常小儿的张力低或增高。
3.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经常会头向后仰,6个月在坐着时会向后倒,两腿夹得很紧,把尿和更换尿布时有困难等。
4.反射异常
正常小儿头部突然放低时会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的表现),一般在6个月以后消失,而脑瘫患儿不消失,
并且还会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
因为早产儿脑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容易患一些疾病,如呼吸困难、缺氧、脑室内出血、脑组织损伤等。此外,早产儿营养常常不充足,也影响了大脑的发育,并且体重越小发生脑瘫的几率越高。据调查,100个早产儿约有3个脑瘫患儿。
只要父母按照一定的方法在家中给孩子做按摩、体操(每日2次,每次5~15分钟)和强化的主动运动训练,如按月龄增长做相应的抬头、拉坐、翻身、坐、爬、站和走等运动,促进运动张力发展。同时要纠正不正常的姿势,多锻炼正常的姿势,这些方法既安全又可行,并且经过研究证明是有效的。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以上方法,脑瘫可以减少2/3以上,即使发生脑瘫,程度也会明显减经。
0~2个月
1.俯卧抬头。胎龄满40周开始俯卧练习,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时,俯卧位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小儿抬头。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
2.母子面对面训练法。小儿俯卧于母亲身上,母亲可与小儿对话鼓励小儿抬头。
3.侧卧对称性姿势。使小儿侧卧于床上,双上肢及双手保持在躯干的正中位,此姿势可控制异常性非对称性姿势及异常性的伸肌紧张。
3~4月
5~6月
7~8月
早产儿优化发展工程为每一位早产儿/高危儿,提供系列的公益讲座,并开设“早产儿父母课堂”,如果您是一位早产儿/高危儿的父母,如需帮助请拨打早产儿免费援助热线:400-8989-010。
鲍秀兰教授出诊时间:每周二、四、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