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厂长大学生本事李宗熙教育杂谈 |
分类: 漫谈别论 |
大洋网-广州日报8月6日报道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我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不要说大学生,就是一个中专学生,来到社会上也是响当当的宝贝。因为,那个时候,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人社会上实在太少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上大学也就预示着一生的改变。但是,时至今日,大学生的这种优越性已经荡然无存。上大学,也只能是补充一点自己的知识,多增加一些机会,不能说对就业没有影响,但是实在也没有多少决定性的影响了。
但是,很多大学生在考上大学时,却是充满着希望去的。在走出校门时,也是志得意满出来的。而当他们来到社会上以后,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心理的落差和对前途的迷茫是必然的。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鼓励,是关爱,是帮助。如果社会上不注意这些,而去刺激他们,甚至嘲讽控苦他们,结果就有可能把他们推向极端。
比如上面所提到的李宗熙这个案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不清楚这个厂长是什么学历。估计可能不是大学毕业。大家可以想想,一个大学生给一个比自己学历低的人打工,本身可能就觉得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再让人家说“没本事”,越想越窝囊。这种窝囊感有可能产生两个结果,一种是自杀,觉得无颜见人,或者愧对父母,最后以结束生命了断。一种是蒙生怨恨。你不是说我没本事吗?我让你看看什么是本事。从而伤害他人。
所以,这里面对双方都有教训。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有应对现实社会的思想准备。可能找不到工作,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也可能上了几年大学出来后还不如有的没上过学混的好。这就需要调整好心态,从头开始。你要坚信一点,知识总不会没有用场。我现在不行,不表示我将来不行。在这方面不行,不表示我的其他方面不行。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大学毕业之后的迷茫期和脆弱期。
对于某些老板来说,不要动不动就拿“大学”说事。既不能以成功人士自居,趾高气扬,看不起大学生,也不能以土老冒自居,看不起文化和知识。你的成功,有社会原因,有各种机遇,有你自己的实践经验,但并不排斥文化和知识。还有的自己没有文化,但以驾驭文化为快乐。这也是一种变态。我就见过一个老板,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是用了两个秘书都是博士。见谁都夸夸其谈:我没文化,但我可以让博士给我提包开车门。这有意思吗?越是这样,越说明你文化素养低。
出现大学生杀死厂长这种事件,让我们深感痛心。希望我们的社会、教育和家庭要从中吸取一点什么东西。比如怎样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怎样做好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处理等。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多创造一些公平就业机会,让大学生都能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就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社会也就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