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周洋的率真恰恰说明教育的缺失
(2010-04-11 11:09:49)
标签:
缺失父母运动员大忠周洋体育奥运周洋系列评论杂谈 |
分类: 漫谈别论 |
当市委书记问周洋还有什么困难时,周洋的一句“父母还没有工作”再次引发一场网上讨论。在这场讨论中,我是倾向于对周洋提出适当批评的。但是,考虑到周洋年岁尚小,今年才18岁,并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训练馆度过,建议大家在对周洋的批评中,尽量只说现象,不要过多地针对周洋本人。这也是对一个年轻冠军的爱护。否则的话,如果,因为批评不当,给周洋太大的压力,恐怕也不是大家的初衷。
周洋已经18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在农村,很多这个年龄的女孩子都当上了妈妈。所以,在这里,我不想把周洋还归到少不更事的行列中去。事实上,周洋不仅懂事,而且还是个乖乖女。那么周洋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父母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到底对不对呢?从伦理和感情上,周洋一点错没有。当运动员,争冠军,很多小孩子最初的动力,其实正如周洋所说,就是为了改变家庭贫困的状况,使自己出人头地,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但是要成为一个世界冠军,一个将来走向社会的名人,光有这样的思想境地就远远不够了。周洋自己也承认,她现在很怕对媒体说话,光怕说不对。只所以产生这样的窘境,是与周洋受到的教育有关的。事实上,周洋的内心世界不是个别的,反映了她们这个年龄一大批孩子的思想。
在这里,我们不是提倡周洋学会世故,学会虚伪,学会见人下菜,而是真心地希望,她的胸怀能够再广阔一点。有人说,对自己父母不好的人,能对国家好吗。不孝敬父母的人,能忠诚于国家吗?但是,实际生活中,恰恰有时会出现这种矛盾。很多贪官,你能说他们不孝敬父母吗,他们孝敬得很,但是,他们却是通过巧取豪夺,通过盘剥人民来实现自己的孝心的。很多革命志士,背叛了家庭出来革命,在父母眼中,他们算是孝子吗,但他们却获得了大忠大爱的美名。夺得奥运会金牌只是周洋人生长途的第一步,今后她的路还很长。如果不能从单纯的狭隘的孝敬观中走出来,周洋将来从运动员上退役之后,无疑会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我们承认周洋是真的。正是这种没有一点杂质的真实,却恰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的斑点。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已经成为一种教育主流。而理想主义教育,不但正在被人丢弃,还一再广受病诟。其实,周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国家荣誉激励。只是她没有这种能够表达的清醒意识而已。所以,对运动员教育也好,对在校学生教育也好,共同理想教育和大孝至爱思想都不能缺失。
后一篇:(热点)建议周洋学一点官话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