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一、 事件概述
机器人7月30日晚间发布13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71.18百万元,同比增长1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44百万元,同比增长15.71%,扣非后同比增长39.55%(扣非后预告增35%-50%),处在业绩预告中值区间,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预计13-15年EPS分别为0.97、1.36、1.91元,合理估值区间56-60元不变。
二、分析与判断
营收同比增11.2%,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将提速1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18百万元,同比增长11.2%。报告期内新签合同额约12.05亿,同比增长55%,主要原因如下:(1)从销售区域看,华东、西北、西南及出口有所增加。华东地区收入占13H1营业收入的38.02%,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6.81%,或因经济发达省份产业转型升级较快所致。西北、西南及出口由于去年基数较小,今年增长较快。
(2)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人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等因素推动设备向大型化、成套化、集成化、数字化发展,公司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和智能装备的龙头企业,未来将充分受益此进程。
毛利率显著提高,扣非净利润同比增39.5%显著高于营收增速,营业外收入减少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净利润同比增长1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9.55%,净利润增速快于营业收入的原因在于:
(1)毛利率显著提高。13年上半年毛利率29.14%,较去年同期25.01%提高了4.13个百分点。其中,13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毛利率34.17%,较去年同期23.11%提高了11.0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低位、核心部件配套率提升及规模效应等因素所致。
(2)13年上半年收到政府补助50万元,较去年同期1760万元下降了97.16%,这是净利润增速与扣除后净利润增速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积极改变和创新营销模式,多渠道营销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公司从被动销售模式逐步向主动营销模式转变,多渠道营销带来更多发展机遇:(1)13年上半年网络营销促成6000万元合同金额,为公司经营业绩作出积极贡献;
(2)代理商建设取得新进展。13年上半年,公司走访13家候选代理商企业,对其资质、技术和客户沟通能力、行业关系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并修订代理商管理制度,以尽早实现代理商签约销售。
|
长城证券-机器人-300024-2013年半年报点评:订单高增长,毛利率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机器人行业龙头,未来将与中国机器人行业一起成长,分享机器人产业发展“黄金期”的景气。预测公司2013-2014 年摊薄EPS 分别为0.95 元、1.30 元,对应PE 分别为49.1、35.7 倍,首次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要点:
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公布2013 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7117.54 万元,同比增长11.2%;营业利润10927.73 万元,同比增长37.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744.44 万元,同比增长15.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54.84 万元,同比增长39.55%。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约12.05 亿,同比增长55%。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各项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分产品来看,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11 个百分点,表现抢眼,其他如仓储物流、自动化生产线及系统集成、轨道交通系统等毛利率均有所提升。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升温,公司致力于行业解决方案,为客户实现智能化管控和数字化制造,公司接到的订单呈规模化、集成化特征,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提升;二是核心零部件自产。公司研制的伺服控制器和伺服电机等产品已直接应用于公司机器人产品,取代进口,成本下降立竿见影。
订单增速较高,确保未来业绩: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额约12.05 亿,同比增长55%,确保未来业绩增速。2013 年上半年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市场需求持续升温,产品需求呈现大型化、成套化、集成化、数字化特点,行业解决方案成为客户实现智能化管控和数字化制造的关键。
工业机器人发展步入黄金期:未来10 年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期,10年后,工业机器人的年产值将接近3000 亿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数量)只有21,距离全球55 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公司作为机器人行业龙头,凭借强大股东背景与技术优势,将充分享受行业景气。
风险因素:新产品研发失败,竞争环境恶化。
中信建投-机器人-300024-主营盈利质量大为提高
中报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 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净利润9744.44 万元,同比增长15.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9654.84 万元,同比增长39.55%;基本每股收益0.33 元。公司业绩符合先前发布的预增区间,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主营盈利质量大为提高
在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4.12 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增速高达37.35%,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其中工业机器人、物流仓储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11.06、0.52 和1.97 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远低于营业利润增速主要是由于补贴减少975万元、所得税费用率提高2.8 个百分点。
收入增速将逐季提升
从单季度来看,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 亿元、同比增长16.75%,增速远快于一季度的4.38%。从收入客户来源看,排在第二、第三位的特种机器人预计为军品,上半年合计确认收入约5000 万元,还有1 亿多元预计下半年确认。我们预计今年三、四季度收入增速将继续提升。
全年订单计划未变
上半年,公司新接订单12.0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其中一季报披露承接订单6.6 亿元、同比增长83%,二季度则承接订单5.45 亿元,略低于一季度、主要是部分订单延迟推后。我们预计,全年承接订单计划仍维持在2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
看好国内工业机器人未来需求前景
我们认为,在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机器替代人工的大背景下,国内工业机器人未来需求将快速增长;IFR 预计2014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市场,我们测算2020 年前国内机器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在35%以上。相对安川、发那科、ABB和库卡等国际巨头,国内企业具有系统集成和工程师红利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继续看好公司系统集成优势核心竞争力和良好激励效果的股权结构,维持业绩预测,预计2013~2015 年实现每股收益0.96、1.31 和1.77 元,维持60 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