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切莫让“兴趣班”流于形式(上、下)

(2012-11-15 04:50:56)
标签:

兴趣班

竞技比赛

少年宫

育儿

跆拳道

分类: 老宋说事

切莫让“兴趣班”流于形式(上)

/宋连友

下社会,孩子已成为整个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对孩子的教育也日益掘升到至上的高度。而,作为家长,怀揣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远大心愿与梦想,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给自家孩子报了这样、那样的门类繁多的兴趣班,希望能通过兴趣班,发掘出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专长;籍以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涉猎面,以便于将来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够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兴趣班,正是基于这样的条件之下应运而生。面对日益盛行的兴趣班,除了少年宫这样正规的培训机构之外,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名目繁多,有教育培训机构开办的,有私人开办的,甚至于有些幼儿园、小学都与之相关的机构进行合作,增加兴趣班。也有的干脆直接进入高档小区,就近原则,在小区内租场地开设兴趣班,以方便家长和孩子参加学习。既便是如此,各类兴趣班依然是“僧多粥少”,有的相对正规的兴趣班,甚至出现“一学位难求”的现象。

 

我本人并不排斥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但是我个人更愿意家长们都能够有意识、有针对性的指导孩子选择兴趣班;兴趣班并非是参加的越多越好,我更不希望的是兴趣班流于形式。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都富裕了,生活条件提高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尤为显得被重视。很多家长完全不了解孩子的真正兴趣爱好,孩子基本上可以说是按照家长们的意思在学习“兴趣”;有一些家长根本就是出于跟风,别个谁谁的孩子在哪哪学什么什么班,于是,也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了,如是等等均带有不同程度上的盲目性。有些家长则稍稍显得有些聪明,因为不晓得孩子的兴趣爱好点,于是试探性的给孩子报各种常规思维下的兴趣,以便于发现并确认孩子的兴趣爱好,这倒不失为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方法。

 

在我看来,选择兴趣班主要有二个重要因素,一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点,选择兴趣班;二是根据孩子性格特点,针对孩子性格中缺少的部分,选择兴趣班。

 

孩子在刚参加兴趣班时,因为新鲜、好玩,易于上手,通常都不会出现问题,当学到一定阶段之后,随着学习的内容逐渐加深、变难,再加上有些兴趣班学习或练习的过程相当的枯燥乏味,孩子起初的兴趣渐渐的就发生了变化,不想学了。很多家长在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就任由孩子,孩子不愿学,那就不学了,言之凿凿地谓之为“尊重”孩子的意愿,殊不知,这是对孩子的纵容;有些家长则是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方式,先进行人性化说服,再稍加一点点的强制,可是大多家长是扛不住孩子厌学的哭闹,最终还是家长们妥协了,不学这个,改学别的了。

 

 

未完,待续(下)

--------------------------------------------------------------------------------------

著作者注:何以要将一篇完整的文章截分上、下呢?

其一,本文累述3000言,且无炫彩美图辅助,似有古板、陈乏之嫌。

其二,源于著作者较能理解博友的读博的心,但凡是见到长篇大论的文章,少有人会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尽管亦留言评论署“拜读”字样,实则颇多标题党众;截分上、下实则希众博友能居静心览阅,并期予斧正、批评。

--------------------------------------------------------------------------------------------------

切莫让“兴趣班”流于形式(下)

 

不管孩子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参加什么样的兴趣班,或是参加哪种兴趣班,这都不重要,除了让孩子能够从兴趣班上学习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重要的是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素养。

 

有些家长在考虑孩子参加兴趣班时,也真是煞费心思的去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起先带着孩子去观摹各种不同的班,让孩子先去体验,家长在旁边观察,同时也请了有幼儿教育经验的老师给予指导。于是给孩子选择了兴趣班,学到一定阶段有了一些成效之后,渐渐地,孩子不再那么喜欢了,甚至于是不但没有再提升反倒退化了,家长们无奈也只好作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找到了孩子的兴趣爱好点了,结果孩子学不下去了呢?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难以坚持;二是不愿受挫;三是有畏难情绪。孩子对兴趣本身或许没有变化,可是学习、练习的过程当间则是枯燥、乏味的,练着练着孩子就不愿再练下去了;有些则是在对垒竞技时的受挫,遇到困难了,无法逾越,退缩了;有些则是因为不愿承受训练带来的苦痛和体能上的劳累所致。

 

我见过很多家长,也给孩子报了好些个班,这当中也有孩子的真正兴趣爱好点。可是,这些孩子只有在学习班上才学习、练习,平常时间难得见到这些孩子们在相互练习自己的兴趣班。

 

单纯依赖兴趣班上那一、二个小时的上课时间,课后从不勤加练习和巩固,这样的兴趣班何以能够得到长足的精进和提高?

 

孩子只是在兴趣班上听老师讲解和演习,课后从来都不练习,这样的兴趣班又怎么可能会继续精进和提升?一周就那么一节课的时间学习,课后从不练习,你想想看,一周才一次为时2小时的培训,课后又不练习,这样的兴趣班成效能有多好?又如何能提高?这样的兴趣班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依我看,充其量也就算是曾学过。因为,所有的兴趣都是由浅入深,越是到后面,无论是技术上还是难度上都不同于入门时初学阶段。

如毛笔书法,一周也仅上一次课,课后又不练习,这样能写好毛笔书法吗?老师在课堂也仅能教你书法规则、示范。如何掌握、熟练并融会贯通地应用到书写当中,这需要大量的临摹和苦练,方有可能将毛笔书法学到一定的水准。

比如钢琴,这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使用得对曲谱、指法、技巧更加娴熟。而单单是靠课堂上的那点时间,课后家长又没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练习计划,无论如何都不足以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

再比如围棋,越是到越后面,难度就越高,变化性就越强,要求孩子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全局观念,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冷静思维的最好方式;毕竟围棋是属于竞技类兴趣,需要不断的参加不同级别的考评和比赛。这样的兴趣班,如果课后没有足够的练习和持续的对博弈,围棋的技巧及技能均不可能有太大的提高和改变。有些孩子赢得起,却输不起,一旦是输了,情绪马上就发生了变化,心思完全被打乱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不成章法了。

再比如跆拳道,这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也是竞技类项目,除了完成规定的动作之外,还需要有坚实的身体素质条件,要有力量与协调性的充分配合。起初的级别完全是完成规定的表演性动作,达标了即可升级更换腰带的颜色。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个小朋友,看上去仅有8岁多的样子,腰间赫然系着一根蓝红带,当需知道的是,跆拳道,越是练到后面,越是需要具有一定的体能素质作为支撑和后盾,需要强劲的爆发力和持续的攻击力。因为,越是后面的段级越高,考核的重点不再是只要能完成规定的动作就行了,还要考查学生的体能素质及攻击力。从蓝带开始即要求学生必需具备用掌击破几块木板,用脚踢碎几块木板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学生平常不注重课后的坚持训练,不注重体能和身体协调性、柔韧性、扩张性的练习,无论如何都是非常难于达到考核升级的规定。

 

兴趣班的学习原本就是一件百益而无一害的好事情。切记莫让兴趣班流于形式。当需明确的是,兴趣班的真正目的除了教育孩子拥有一定的兴趣技能和水平之外,重点在于籍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改变孩子性格缺少的部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最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需要具备不畏苦累,持之以恒的坚持的态度、毅力和意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