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  水

(2012-10-26 10:38:48)
标签:

水车

车水

脚踏水车

手摇水车

老式水车

分类: 随行札记

车 

文/宋连友
[编者注]  车水,中国农村最古老、最主要的灌溉方式。通过人工使用一种叫水车的农具,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用于农作物的灌溉,这就是车水。

是河南人,在传统的印象当中,河南人是以面食为主,农作物自然是以种植小麦为主。这一说法,实则不完全正确。河南南北跨度较大,纵贯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江淮(长江、淮河)流域则多适宜种植水稻。我的老家位于河南省最南端的信阳市固始县,恰恰地处江淮之间,北距准河仅30公里,农作物以水稻和小麦间种轮播,间种其他农作物。

种植水稻,自然需要用大量的水来灌溉。我的老家虽然年年受到淮河洪灾的影响,但是自灌溉系统关不发达,种植水稻的灌溉则多以水车通过人力车水来实现,后来才有了柴油机带动的抽水机代替了人力的水车。

http://s14/mw690/62866fecgccf0f5f47a4d&690 水" TITLE="车  水" />

记得那会还是农村公社,生产队上就有很多架四人脚踏水车。后来土地到户了,水车也分了,户庄大的3-5户就能分一架水车,户庄小的则要7-8户才能分一架水车。那些年月,水车可是庄户人家不可或缺的家什。再后来,村里渐渐多起了手摇水车,力气大的男劳力一人也可免强操作,通常是二人手摇。早前从生产队上分是的四人脚踏大水车也慢慢的少了。

 

  水车,一种灌溉农具。由水车箱、轴头、车浮子、秧果架子、抬竿几部分组成。水车木料要选坚韧耐腐的山柞树或自家栽的老榆树或笨槐。打制水车也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择一吉日,炮竹开场,吃罢上马饭,师傅便吆喝着开工了,做一架水车得用上23个木工20几个工,水车打好之后先用油腻子将木材上的裂痕、虫眼等填实,再用砂纸细细打磨,然后再刷上桐油,一架水车要刷上好几遍桐油。完工了依旧要吃下马饭,到时邻居们会有很多人过来赏庆,看着新髹过的金黄的新煞的水车,主人和师傅们脸上都透出骄傲与喜庆。打制水车是一桩很贵的开销,一般的小户人家是耗费不起的。再后来,集市上有卖整部水车的,打水车的庄户也就越来越少了。

水车有大小之分,有四人脚踏的,两人踩的,手摇的。水车的操作相当的简单,四人脚踏水车,由四个壮劳力登上水车,炎炎夏日,戴一顶草帽,爬在横杆上,喊着号子,步伐统一而又富有节奏韵律,脚下用力蹬踩脚踏,水车飞快的转动起来,水就由较低处的水塘或水渠里被车到水稻田里。水车龙头吃水越深,就越费力,但是,水势充汪,效率高。间有跟不上速度的,只能抱着抬竿讪笑着“吊腊鹅”了。遇上大旱的年景,严重缺水,稻田与水塘的水位落差较大时,水车的水箱倾斜度几近垂直时,水车车水则是一件又累又不见功的活儿。再有艰难到,要分为二截才能将水车到稻田里。

 

水车车水是当时的主要灌溉方式,这期间还有一种纯原生态的灌溉方式,那是我老家农户人家的小“智慧”。

一只无把的平口木桶,桶身两边桶口和桶底处呈对称性的分别拴着二根绳子,绳子的两头分别站立着二个人,用两只手牢牢的抓着二根绳子,然后二人各自二手同时协力往返拉甩绳子,绳子就带着拴着的木桶由下向上、再由上返下的上下往返运动,这种动作也是要求二人在拉甩二根绳子时协调一致,用力均匀,木桶在运动过种当中方位完全是通过桶口、桶底处绳子来操控的。也就是说,木桶在运动当中,可以是直立着的,也可以平躺着的,也可以是桶口稍稍向下倾斜的,木桶需要呈现的状态方位完全由前后手的高度来控制。

 

[作者注,我也不知道这种方式叫什么,在我老家,那会大家都叫hú水,至于是哪个汉字,我也不知道。也曾查阅过相关资料,但都未获得相关知识。若有知道的网友,烦请告之。酬是不会有了,谢倒是有一声。]

 

这种纯人力的灌溉方式也是由人站在稻田的田埂上,绳子的长短则是根据稻田与水源落差任意调节,木桶向下运动时只需要小小力就行了,在接触到水面时,桶口两边绳子的控制下,稍向下倾斜,这样在接触水面时,但于木桶装水,在木桶满水的瞬间,再通过绳子将木桶控制这直立着的,这样木桶里装满的水就不会洒出来,与此同时,两边的人在保持木桶直立用力向上拉动绳子,这样木桶就会在双方的合力下被拉到与人站立的田埂同高的位置,这时还是要通过绳子来控制木桶使木桶的桶口向下倾斜,桶底高于桶口,这样便于倒出桶里装满的水,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要求两边二人一气呵成,中间不得有半点不协调或停顿,稍有不适,木桶就会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翻转或是取不到水,或是取到水拉上来以后却倒不出水等现象。木桶因其笨重又会出现拴不牢固等因素,后来慢慢的被铁桶所替代,在铁桶的桶身两边桶口及桶底处各装上一铁环,这样既牢固又易于操作。

这种“智慧型”“原生态”灌溉方式适合于那些稻田面积较小,不适合架水车的稻田,较之水车,它便捷轻快。

再后来,随着柴油带动的抽水机的应用,水车及木桶的灌溉工具多不再出现了。在我的记忆中,水车车水和水桶汲水都深深地铭记在我的记忆里,永不曾褪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