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个月读完红楼的一点感想

(2022-03-22 21:42:30)

从去年的十一月十六日到前两天,也就是今年的三月二十日,算是把红楼又完整地读了一遍,这次读的时间大概历经了四个月,时间比较久,跨度也比较长,在一些读书速度比较快的朋友看来,确实有点浪费时间了,但对我来说,因为没有完整的读书时间,只能利用工作的间隙,或下班之后的时间看一会书,最少时每天只能看两三页,最多时也不过一两个章节,所以,对于这个有着一百二十回的大部头来说,花这么长的时间是必然的,现在看,也是值得的。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陆续写的一点不成文的感受,算是自己收获的一点证明,这里就不再翻出来说了,说几句之前没怎么说到的吧。

首先,自己算是完整地把这本书读完了,而这可能对我来说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对于一个中文系学生来说,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只是零散地阅读红楼,不去完整地阅读,不去“动动笔墨”,可能多少还是有些缺憾的。

其次,这本书确实能称得上“伟大”一词,这当然不是因为它是姓曹的写的,我才这样说,也不是因为鲁迅先生说过——自从红楼梦问世以后,中国古代小说的写法都被打破了,而是我自己在仔细阅读它之后,特别是这一次耐着性子完整地读了一遍之后,它的内容、结构、语言、人物、情感和思想等,确确实实再一次震撼到我了。

比如说它里面的人物,首先都是“新”的——不像水浒、三国等小说多是来自民间原有的话本,红楼的人物是之前几乎没有的,很新鲜,很鲜活,同时它的人物又是立体的——不像很多小说中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好人就是好人的模样,坏人的面孔就是一坏到底,红楼里的人物好归好,但基本上都是有缺陷的,像我最喜欢的那么“真性情”的黛玉,不是也被很多人说成“小性”吗?但这种缺陷不仅不影响人物的塑造,反而让人物更加地真实可感。

最后,这本书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吸引着你不禁想再读一遍,甚至多遍。比如何为红楼,又如何是梦,比如曹雪芹究竟为何人,比如到底该如何评价黛玉,比如后四十回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我现在相信曹雪芹其实是写了全本红楼梦,即后四十回也是曹公笔墨,那么究竟能不能找出有力的证据,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所以,这样一部散发着无穷魅力的旷世之作,怎能在四个月之后就被束之高阁呢?我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还能与它相遇,而一想到此,自己就满心欢喜。

记于2022年3月22日二月二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