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新浪博客,是告别的时候了
(2022-07-07 21:54)

昨天中午十二点整,周杰伦新专辑的同名先行曲《最伟大的作品》,终于发行了!

其实,周杰伦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布这个专辑的消息后,我就一直在关注,当时看消息说,这首歌会在QQ音乐上播出,我还为此去下载了这个软件,当我下载好软件后,其实已经十二点过去几分钟了,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软件…就像歌曲简介里说的:周杰伦化身时空旅人,来到1920年代与艺术家们相遇,这首歌融合了绘画、文学、音乐等多种元素,是古典与流行的结合,听完后的我第一个感觉是:周杰伦没让我们失望!

在QQ音乐上听完后,发现在微博里也能听,在微博热搜里,周杰伦的相关消息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就连人民文娱,也开始找歌曲中的“名画故事”,当然,还有很多热心网友也在找寻歌曲的蛛丝马迹,确实,要是没有这些“寻找”和解说,对于这首歌的歌词,我们很多人还是不太能理解的。

在我的朋友圈里,也有不少朋友在分享周杰伦新歌的消息,一位朋友还给我发来微信,说:“你的青春发新歌了!”

是的,但周杰伦有何止是我一个人的青春呢,他陪伴了很多人的少年、青年,给了很多人拼搏和前行的力量,所以有时候我在想,一个人能长久陪伴、激励另外一个人、一群人的缘

从六月八号到七月四号,把三国算是粗浅地读完了,前后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相对于红楼、水浒,读三国好像更快了一些。摘抄和笔记共六千多字,当然这里面主要是摘抄。如果现在让我回想,三国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我觉得还要算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这是鲁迅在他的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三国中刘备的评价,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这两句合在一起就是:“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这两句话表面的意思比较好理解,大意是说,作者罗贯中想要在书中凸显刘备的厚道和诸葛亮足智多谋,但是下笔太用力了,反而弄巧成拙,写刘备厚道得有点虚假,写诸葛亮足智多谋得近似妖怪,而这些和我们很多人对刘备、诸葛亮的光明伟岸的形象相差甚远。

但是,在这一次读过三国后,我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的见解真的很中肯,且不说诸葛亮,单说刘备,随手举出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日,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玄值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饱食了一顿,天晚就宿

昨天看朋友圈,看到管家发了一条加入“正荣府业主团购服务群”的消息,要是其他人发的,我可能就直接划过去了,但由于是涉及到小区“内部事务”,总觉得不加入以后会有一些不方便,于是自己就加入了。加入后,我被群主的一个群公告触动了,这个公告前几句先是介绍了这个群的情况,最后两句“…群消息较多,建议您可以设置免打扰~”就是这简单的两句话,我却有一丝莫名的感动。我其实在加入这个群之前,就想着自己暂时还不需要团购什么,所以加入后也会主动设置成免打扰的,但是,关键就是这一点:你自己主动设置免打扰,和别人特别是群主主动告诉你,咱们这个群消息会很多,建议你设置成免打扰——我感觉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微妙的差别的,这也就是说,一个大家都会“自觉”做但不会主动说出来的行为,而作为行为对象本人却坦诚地和你说,不要紧,你可以这样做,并且还主动提醒你需要这样做…这给我的感觉,除了刚刚说的坦诚之外,我觉得还有真实,真性情。当然,我不知道作为群主的她写这几句话的初衷是什么,也许她并没有这样想,或者说她其实就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就这样做了,但是不管怎样,她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人坦诚真实,自然不做作!”记于2022年6月23日

各位老师:

1、办公室功能室检查已结束,化学、生物、物理实验室和八年级办公室表现较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已当面或私下反馈。下午,团委学生处和总务处将检查班级和校园安全,大家做好准备。

2、暑期值班表已发到群里,关于暑期值班在上午刚结束的期末会上已经和大家沟通,如果值班时间和大家的安排有冲突,还麻烦大家私下调节,或当天值班两人互相协调一下,感谢理解支持!

3、教科室发在群里需要大家领取上交的材料,大家留意一下。

4、毕业典礼其余部分照片已传到群相册,再次挑选查看照片的过程中,仍有很多感动,说仿佛就在昨天不合适——因为就是昨天刚结束的,但似乎又重新经历了一遍那场镌刻在记忆深处的盛典!

昨天是本学期在校的最后一天,而上面这条信息是我本学期发的最后一条通知。我在学校工作群里算是活跃的,甚至可以说是最活跃的,当然这和我所在的办公室的部门角色有关。不过即便这样,我也没有预想过这学期自己发的最后一条通知会是什么。

因为这个也不好预测,只是因为这条通知摆在眼前了,自己才发现:哦,原来这条是自己这学期发的最后一条通知啊——只能算是后知后觉。当然,这也是因为最后一两天

下午,在忙着准备班主任教研组长会时,忽然手机电话响了,一开始没看到,等再响的时候,我连忙接通了,“曹老师,我是廖子越,还有周璐瑶,我们来看你啦!”电话那边的声音让我既熟悉又惊喜!他们是我带的初中第一届学生,这一通电话的响起,太多过往难忘的画面瞬间浮现在脑海。

来到办公室后,我们开始聊现在的情况,他们中间一位同学参加高考,一位同学上的黄麓师范正在考教师资格证,听他们说,等他们毕业后,都准备当老师,这让我既欣喜又欣慰!期间,我们一起回想当年在这里上学的情景,他们当时都是我的团长,虽然当时为同学、为班级付出了很多,但是从他们现在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支书来看,初中的学习经历还是起到了助推作用的。

当然,由于我本人在2016年时刚进入单位,带的第一届学生就是他们,并且当时忽然间,自己就被单位陆续委托了很多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总务处负责人、九年级负责人、班主任、语文老师,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这些工作还是同时压在我的肩上,这就导致当时自己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来陪他们,这也是我最感到愧疚的地方!

不过,看到他们现在越来越懂事,对自己的未来越来越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我真替他们开心,真心

前两天,负责毕业典礼的团委学霞书记,发信息问我:“这个评价你可能接受?”我一看,是给我预备在典礼上展示的照片配的文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我回复说:“非常愿意接受,就担心名不副其实!”我这说的是实话,我很有自知之明的,深知自己配不上这句话,但同事还用这两句形容我,我想可能会有平时对我的一点印象,但更多的还是抬爱吧!

每次的毕业典礼中,都有一个环节,就是展示毕业班老师的照片,之前有展示老师们年轻时或小时候的照片,大家能想象到孩子们看到老师们年轻时照片的情形吧,简直可以说,每张照片的展示都是典礼的小高潮,当然也有像今年这种没让老师们展示年轻时照片的,我想可能的原因是,一种方法不能老是用,不然就没新鲜感了,所以今年又回到了老师们“正常的照片”了。

而说到我的这张照片,也算是很新的,貌似是去年在一个宣传学校活动中拍的,当时那个活动主要是拍视频,中间需要几张照片,于是就拍了这张,前两天,负责毕业典礼的同事,问我要一张近期的照片,我想了想自己最近也没怎么拍过照,于是就翻朋友圈,发现了这张,于是就发给她了,不过确实没想到同事会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两句文字,现在自己

(2022-06-27 21:40)

毕业典礼后天举行,前两天,在行政楼四楼的平台上,看到几位同学在排练节目,我走过去时,他们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我说没关系,你们继续跳。据他们说,他们几个没有舞蹈功底,都是这几天现学的。听他们这样说,我立刻对他们肃然起敬,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他们中有三位是我的学生,所以他们自己说的“没有舞蹈功底”,我应该可以作证,因为这几年我确实没看到或听说他们会跳舞。他们也许跳得不是很专业,但是这种挑战自己的精神确实让人钦佩!有一个小插曲,当他们跳舞时,我说我拍记住那个照片,他们一开始不太好意思让拍,最后同意拍了,不过加了一条,说不要发到家长群,我答应了他们,所以至今当然以后也不会发给家长看。

但我也有一点“小心机”,我答应不发到家长群,但没说不发到其他地方啊,所以就发到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哈哈,不过应该也没违反诺言吧?其实我心底的想法是,他们快毕业了,离别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我还是很想留住他们在这里的最后的身影,他日再看,也算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吧!

记于2022年6月27日五月廿九

昨天,在单位食堂和同事边吃饭边闲聊,不知从哪个话题开始,聊到了朋友圈,我半开玩笑地说,我似乎很容易被人从朋友圈删掉,同事问,为啥?“我的名字第一个字是C开头,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应该排在前面,很多人有意无意看朋友列表,第一眼就会看到我,”我说。

“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我发朋友圈少,前几年每月还会发一到两条,现在这两年基本上是每年两条,一条年中,一条年末,像年中年末总结似的…”说完和同事都笑了,“所以啊,像我这种发朋友圈这么少,又在人家朋友列表上面的,人家不删你删谁…”我又半开玩笑地补充道。

当然我发朋友圈少的主要原因,是我把每天的生活几乎都记录在公众号这一类的平台上了,如果把这些内容放到朋友圈,那么,我应该也是一个十足的“刷屏王”,可能那个时候,大家又会因为我太刷屏了,然后把我给删了,或把我屏蔽了。

而自己不发朋友圈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因为我对朋友圈其实有很深的“洁癖”,也就是说,我希望自己的朋友圈简单,纯粹,有规律,有秩序,所以在朋友圈转发,发广告是我不喜欢的,所以就像自己的公众号内容,我都没有转发到朋友圈过,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自我限制”,对于别人发朋友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小文章,写到小时候借墨水的场景,没想到这两天看到的一个短视频,刚好拍的就是这个场景,看后感到非常亲切,视频配的舒缓怀旧的音乐也恰到好处,我不知道这个视频是当时所拍,还是当下所拍,但是不管如何,能想到拍这么一个视频,至少在那人的心目中,对这一记忆应该是怀念的、难忘的。

看到这个视频,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这可能也是自己现在依旧喜欢用钢笔的很重要的原因吧,但一晃这么多年就过去了,现在很少有人再用钢笔,也没人再借墨水了,自己虽然还在用着钢笔,但单位、家里各放一瓶墨水,自己也不用借墨水了,什么都有了,但又隐隐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呢?但又说不上来…握住的是钢笔,握不住的是流年,同样握不住的,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遥远的情感…

记于2022年6月19日修改于6月23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