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信估值系列之五)成长性之辨

(2011-04-22 23:23:51)
标签:

杂谈

鲁信如何估值系列,总体上是没有完成的,之所以留着尾巴,是我们需要把思维与事实相印证,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最近一段的市场演变,似乎有必要将此文发出,以让更多的投资人理解,鲁信的股价趋势形成的道理,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写成长性之前,我想先解释一下我所理解的股票交易,这个游戏究竟是在玩什么?

 

我们经常看到股票的涨涨跌跌,从多空难辨的混沌中走出来之后,形成了向上或者向下的趋势。这个趋势的形成,根本上说,来自于多空双方对企业长、短期成长性的辨识度,并在趋势中反馈给双方,进而不断的由多变空及有空转多,最终在双方形成共识或者一方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将成长性的所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价格。买入方,代表的就是用现在的钱换取未来,而卖出方,就是用未来换取现在。这个换与不换的转折点,就在于现在的价位透支了多少时间的未来,换句话说,纠结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企业成长性的不同认知。

 

当我们发现企业的成长性在20%的时候,我们也许只能赋予他20元的价格,预期上涨到达30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成长的迹象被越来越多的证明,市场推测他会达到50%的成长性成为新的共识,那么由于成长性的更加明确,已经实现的30元的价格,并不能让人用未来换现在,而50元,甚至都成为便宜的价格。这就是涨出来的机会。

 

企业股价的涨与跌,并非来自于现实的每股收益,而是来自于成长性或者不成长性的逐步明确。能够长期成长的企业,永远没有股价的高点,只是时间的长与短。

 

谈成长的快与慢,这还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成长的真与假!

成长的确定性,甚至比成长的快与慢更有价值,这是我们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准甚至是核心要点!

 

只要企业有成长,他就可以成为投资者投资的标的;而没有成长却价值低估或者说市盈率低估的企业,反而不是值得投资的企业。因为跌出来的机会顶多只有纠错的可能,却永远不如涨出来的机会---体现的是价值增长的可能。这是大头的投资经验。

 

比之巴菲特所言,上述,我认为更适合中国A股的实际。原因在于,A股有太多毫无成长性的企业,所以我们要承担的风险比巴老俯身去捡拾海滩退潮后的贝壳,要大的多,因为很多并不是贝壳,而是塑料片做的假货。

 

明确了成长性这第一因素后,我们才能根据成长性,考量他的每股收益,赋予市盈率及预期股票价格,而非反过来。

 

那让我们对照鲁信的足迹,看看他从去年7月至今的行情:其实鲁信这一段股价上涨、趋势成立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断的获得了鲁信成长的确定性证据,并对他成长速度的预期不断增长。鲁信的上涨之旅,其实就是成长性发现之旅。目前已经翻了三番的股价,并不昂贵,因为对应的是更明确的成长预期。

 

回忆来时之路,20多元我们介入之时,其实我们的理由是资产被低估;30多元震荡洗盘之时,我们担心的是鲁信以前投资的企业上市的速度;而今天,我们购买鲁信的理由,已经变成了新投资企业的速度与鲁信的全国布局。这种对鲁信的不同期待,就是对鲁信估值的不同理解,也反映了对鲁信成长的观念更新。这种更新,来自于信息的逐步明朗。

 

再看鲁信上涨的几个节点,我们会很奇怪的发现,鲁信上涨契机与几份及时出现的机构研报却有很大的相关性(请观察研报出现的时点与鲁信上涨的时点之契合度)。几份关键节点的机构研报,由于透露出了不少内幕信息,让有心的投资人和聪明的部分机构,及时发现了其中显现出的成长可能,从而形成了市场共识,推高了对鲁信的估值。这种对鲁信未来的发展判断,让更多人愿意用现在换取未来。甚至巧合的是,股吧里面一篇对鲁信投资企业的文章,之后鲁信走势更加强势。仅仅是巧合吗?还是有人已经发现鲁信股价上涨的精髓,在关键节点,在让大家对鲁信的成长预期更加明朗呢?

 

还看鲁信的K线走势,一旦形成底部,就不容易再次被打破。什么原因?新的成长性信息,已经支撑了新的股价,再回到以往,已不可能。

 

成长性逐步明朗的过程,就是这一段鲁信股价上涨趋势形成的内在逻辑。不断出现的更快成长的可能,让鲁信的估值还将不断得到提升。这个过程仍然在进行中,年报和季报,将更加促进这一趋势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K线,你也会明白为什么牛股总有一个缩量上涨的路途,就是因为市场根据已经逐步明朗的信息,形成了牛股共识,并反馈到筹码博弈,大部分人根据新的判断,越来越不愿意在这个价位用现在换未来,从而形成了向上的合力。当你还在认为上涨来自于分红或者送股,不如去看看那些已经公告10送12,10送15的股票现今走势吧,这根本不是理由。

 

鲁信的未来,将在实现成长性想象的高峰后(实现最夸张的成长预期),才会形成新的共识和合力,并在股价反馈中回归合理。而新出现的基本面成长性变量,又会进行积累,并让他在波动中找到新的平衡。这具体对鲁信的创投行业来说,成长性的想象空间,通过以前的文章,我们可以归结到可以用于投资的现金的成长性这一核心要素,并指导我们找到简明的方法,去求得该数值的相对准确结论。这也就为合理估值,提供了线索和可能。

 

 

通过这篇文章,相信很多聪明人会发现,鲁信的价格形成,虽有庄家炒作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来自于逐步明朗的成长性。那么,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就是与之相关的信息。该信息包括:新投资企业进展、扩张进展、募资进展等等。假如这类信息能够不断的出现新的利好,那就能够支持鲁信的估值不断的更创新高。除此之外的信息(比如送配),只能对股价产生短期影响,并不能影响趋势。

 

而现在看来,鲁信的成长性体现的才仅仅是开始阶段,甚至定增这种超大的募资利好(现金流的大规模扩张)都有可能实现,所以鲁信的正确估值之途,必将遥远而漫长。现在的股价,只是在现有信息基础上的相对估值,只能体现现有信息角度下的某种价值。

 

既然说到成长性的逐渐明确,这就又有一个成长性高估的问题。市场是情绪化的,在高估预期的时刻,任何打破预期的与成长性相关的信息,都有可能成为变盘的依据,所以风险就在这里。我们需要睁大眼睛,在自己对成长可能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客观判断市场预期是否进入无基本面映衬的高估状态,并在特定时间作出主动性选择。

 

上述,就是我认为的鲁信估值不断攀高的理由,也就是炒作的理由。也许本文艰难晦涩,但你需要弄懂!

 

 

 本博所有文章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谈谈定向增发
后一篇:关心则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